“DeepSeek”带火AI人才招聘,有求职者现场欲转行!沪今年最大一场招聘会提供超2.6万个岗位

“DeepSeek”带火AI人才招聘,有求职者现场欲转行!沪今年最大一场招聘会提供超2.6万个岗位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2025-02-14 17:57

2025年“乐业上海优+”行动首场全市性大型招聘会全市各区均设立分会场,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参加。

2月14日,上海今年以来最大规模一场招聘会在上海体育馆举行,这也是2025年“乐业上海优+”行动首场全市性大型招聘会,全市各区均设立分会场,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参加,提供超2.6万个招聘岗位。记者探访发现,DeepSeek的大火带动了AI人才招聘的热度,不少求职者蜂拥而来,甚至有其它行业求职者现场欲转行。对此,业内人士也指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程度较高,想要拿到高薪还需要较长时间钻研和付出。

图为蜂拥而至的求职者。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AI人才起薪全场最高


此前,DeepSeek在全球AI领域掀起巨大波澜,它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了与GPT-4o等顶尖模型相媲美的性能,震惊业界。之后,在某招聘网站,DeepSeek拿出37个岗位招聘,平均月薪均在两万元以上,“深度学习研究员-AGI”一职月薪甚至达到了8万—11万元,14薪,如此算来可达到年薪百万。


此次招聘会上一共设立了12个专区,其中第一个专区就给了“人工智能”,包括大模型的数据开发工程师、架构开发工程师、训练平台工程师、全栈开发工程师等诸多职位。从薪资待遇来看,AI人才的起薪也是全场最高,起薪万元以上者比比皆是,最高的月薪可以达到5-6万元。

图为正在寻觅岗位的求职者。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这个领域的人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薪资待遇一定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首席人才官马悦表示,此次企业对于技术类、算法类、模型类人才尤为看重,希望能从中寻觅到合适的人员。


不过,不少人工智能企业也指出,DeepSeek的薪资待遇不能作为行业普遍的“参考价”。马悦就指出,由于该公司招聘面向的是人工智能领域内的“Top”级别,所以薪资会相对偏高。


但是,这些人工智能企业同时也承认,DeepSeek的火爆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使得更多的求职者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之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朱洵就是其中一位,他此次在招聘会上投递了多份简历,为的就是希望能抢占“风口”入职。


“其实,这一行业现在也变得非常内卷。”朱洵坦称,“如今,不仅是电子信息专业,更有数学、计算机、自动化专业的人员不断转行挤入该赛道,求职难度不低。”


在现场,记者甚至在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摊位前看到了一位“海硕”,其读的是文科专业,却希望转行“金融框架开发框架实习生”岗位。


对此,星环信息科技的招聘经理也显得有些“哭笑不得”,尽管最终收下了简历,但其告诉记者,人工智能行业的门槛并不低,想要“临时抱佛脚”转行,可能性不太大。


“当前,AI领域对于人才需求集中在几方面。”马悦表示,一方面,需要突破固有经验和传统范式的人才,本身要具备突破性、创新性和人工智能技术;另一方面,则需要实践技术经验非常丰富的人才。


生育友好岗集中推出


在此次招聘会上,一大批“生育友好岗”的集体推出,也吸引了了众多女性劳动者驻足停留、投递简历。


图为招聘会中的女性求职者。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去年底,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携手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不少用人单位积极担当作为,通过弹性安排工作时间、设置育儿设施等友好工作环境的系列举措,帮助更多劳动者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此次在主会场中,11家“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共提供350个岗位,如:工会管理、产品设计、网络主播、外语翻译等,对有家庭照顾责任的应聘者来说,这些岗位无疑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其中,上海水产集团首次拿出了“工会管理”这一“生育友好岗”,月薪达到了8000-12000元,其招聘负责人表示,这一岗位的主要内容包括负责各级工会的组织建设、筹备职代会、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等,职工可以自我平衡工作与生活,实现弹性上下班,不必每天“坐班”。


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则提供了“项目工程师”和“财务”两个“生育友好岗”,公司招聘经理告诉记者,以“项目工程师”为例,有需求的员工可以自我安排时间,只需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即可。


岗位供给依然大于求职需求


数据显示,此次现场的12个专区内,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3+2重点行业”的单位约120家,占四分之一;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占四分之一。同时,本次招聘会主会场中可招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单位占比20.79%,可招残疾人的单位占比4.78%。截至发稿时,本次招聘会主分会场共计收到简历1.3万份,达成初步意向4100人。现场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超过600人。


不仅如此,现场的互动体验区还集科技、服务、体验、招聘于一体,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应聘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和新兴行业就业机会。


“上海的总体就业形式良好,岗位供给程度依然大于求职需求。”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表示,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找工作不用太“纠结”,选行业要比选企业更为重要;而对于企业而言,要放心大胆地招人,更要敢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这样才能找得到人才,留得住人才。


头图为招聘会现场寻求岗位信息的求职者。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罗菁,贡俊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