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金融的,想找证券公司的工作,在网上看到学校有招聘会,就赶紧过来了。”刚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小徐带着一沓厚厚的简历,特意来到上海财经大学,与招聘企业面对面交流。3月4日下午,第十届“金招荟·校园行”上海金融行业人才春季校园招聘会与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吸引了超过1200名校内外学子前来应聘。
金融行业青睐“金融+理工科”人才
“我们的招聘计划是30人,同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在招聘会现场,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王佰河告诉劳动报记者,此次招聘岗位为“青年银行家计划”,对专业没有限制。“我们欢迎有志在金融行业发展的化学化工、生物医院、物理、机械、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理工科背景的优秀同学加入。”
为何银行会青睐理工科背景的学生?王佰河说,银行在服务不同背景企业的过程中,员工如果金融和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学化学专业的在服务化学行业企业时,就会更专业。“即使没有金融专业知识,我们通过银行跨条线轮岗锻炼、导师带教和系统培训,也能帮助新员工迅速学习银行业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化营销管理人才。”
图为招聘会现场。校方供图
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会作为本年度上海财经大学首场大型春季招聘会,以“金融行业人才引育”与“综合岗位供需对接”双线并进,实现金融行业专场与综合类招聘会的资源整合。招聘会吸引了包括国有银行、保险企业、证券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近70家重点金融单位,以及先进制造、互联网、咨询服务、贸易等领域的117家优质企业进校揽才,共计提供用人需求7000余个。
招聘会还开设了国际教育与职业发展咨询专区,现场邀请资深咨询专家,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服务,助力学子明晰职业发展路径,提升求职竞争力。专区与招聘会主体形成“招聘+指导”双轨服务闭环,进一步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边界,既为企业精准输送适配人才,又为毕业生搭建从岗位认知到职业启航的赋能平台。
毕业生求职心态趋于理性,纷纷争取早日“上岸”
在招聘现场,记者遇到了去年10月份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金融专业的留学生小徐。“回国后,我就开始线上线下同步找工作,秋招也投了不少企业,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小徐告诉记者,她想进入证券公司,目标比较明确,投递简历也相对精准。“找了这么久工作,现在心态也更理性了,对于上班地点、加班强度等已经不是特别在意了,能找到工作就很不错了。”
无独有偶,毕业于悉尼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小江同学也在网上看到了招聘会消息,赶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第一份工作,我还是希望是大平台,哪怕薪酬没有多高。”小江说。
记者在现场还遇到了不少2026届研究生前来“热身”,还有学生家长来帮孩子代投简历。“孩子正在实习,没法来,她事先看好中意的企业,我帮她投。”刘阿姨告诉记者,作为家长,也在不断调整心态,尽量不给孩子压力。“以前可能觉得孩子毕业要去大公司,现在觉得先找到工作,多学习,以后有好机会再跳槽也行。只要肯找工作,不在家啃老,就很好了。”刘阿姨说。
上海高校紧锣密鼓推出各类型招聘会
在招聘会上,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向用人单位详细了解招聘趋势,并鼓励同学们把握好春招黄金窗口期。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办公室刘柳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市场上整体的岗位需求在缩减,但是学校也在通过访企拓岗、邀请企业走进校园招聘等多种方式增大岗位供给,接下来还将举行多场招聘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高校都在紧紧抓住“春招冲刺期”,将在3月份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会。比如,3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也将举办春天第一场招聘会,将有4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1.3万余个岗位需求;上海大学将在3月14日举办春季招聘会。此外,3月8日,在上海世贸展馆,还将举行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
头图为招聘会现场。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