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拿工资,先买“套餐”?警惕“付费上班”招工骗局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5-03-27 16:08

摘要: 切勿轻信“先交钱,后上岗”“高收入,零门槛”“去海外,挣大钱”。

主动发来的面试邀约,自掏腰包的“工作套餐”,通不过的试用期,退不了的套餐费……求职旺季,有不法分子以招聘为名,行诈骗之实。近日,静安区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招工诈骗案件。


2023年底,小李(化名)在某平台求职应聘人事岗,入职签约时,劳务中介刘某以“更好开展工作”为由,要求小李开通招聘网站账号并购买相应套餐,并据此收取小李7000余元,承诺入职后满月退还。


但是入职后,小李发现自己的岗位并没有实质工作内容,仅被安排继续招人。同时,当初面试小李的同事告诉她,自己被无故开除,公司有猫腻;但刘某谎称该同事居家办公。小李要求刘某退费,遭拒绝后报警。


后经静安区检察院审查查明,这是一起典型的“招工诈骗”。刘某伙同钱某开设了一家劳务中介公司,发布虚假高薪人事岗招聘,以开通招聘账户为由骗取应聘者钱款。求职者入职后,刘某还向他们传授“话术”,让被害人以人事工作人员的身份继续行骗,形成循环。至案发,4 名报案的被害人被骗近 3 万元。刘某伙同钱某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3月14日,静安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刘某和钱某提起公诉。2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并表示愿意退还被害人损失。


检察官提醒求职者,“先交钱,后上岗”“高收入,零门槛”“去海外,挣大钱”等诱人条件,基本都是骗子设下的“招工陷阱”。薪资明显远高于市场水平且号称无需技能的工作,很可能是不法分子在利用求职者的焦虑心态行骗,求职者应聘时可以留心查询企业资质,拒绝口头承诺。遇到“置装费”“培训费”等话术,请果断“拉黑”并保留证据举报。“东南亚高薪招聘”“出国轻松捞金”此类招工噱头可能涉及跨境赌博、电信诈骗,如遇到此类邀约,务必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如果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现相关诈骗线索,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举报并及时报警。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