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百搭造型、适应个性化需求!永青假发主理人马熙雯:让顾客“从头焕发魅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5-10-22 16:42

摘要: 让顾客“从头焕发魅力”

在上海豫园商城的天裕楼,藏着一家销售假发的百年老店——老字号“永青假发”。其假发款式多、发质优,可百搭造型、又能适应个性化需求。上海市劳模、永青假发制作技艺非遗第八代传承人、永青假发主理人马熙雯说,老字号的专业定制,力求让顾客“从头焕发魅力”。


老字号的专业定制,力求让顾客“从头焕发魅力”(视频)。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由“布隔里”进化为最新款


少时进入永青假发,在岗位上一干就是数十年。马熙雯对这一老字号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说这唯一正经可“售假”的行当,却为万千位需要它的顾客带来温暖、重塑信心、并使人焕发青春。


说起这一百年品牌的历史,马熙雯告诉劳动报记者,“永青”假发最早名为“褚元兴梳篦店”,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城隍庙首殿前路上的一家小店,专营梳篦、假发、镜箱一类商品,多为戏曲演员装饰所购。


“上海话里有一个词叫‘隔里’,指我们传统中式服装的夹层,以棉布材质为主。老式的假发,紧贴头皮的部分,就采用了这样的‘布隔里’发套。”马熙雯向记者回忆道,当时的假发类似于一顶内里衬布、外植细发的帽子,将青丝钩于发套之上,佩戴和摘取相对便捷。


如今,永青假发款式多种多样、更为时髦。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待到上世纪90年代,假发的工艺逐步革新,产品也不断进步,到如今“布隔里”难觅,多采用高弹力尼龙网或蕾丝材质作为内衬,以钩针、使用多种针法技巧将其定制于内衬网上,采用全真发、或半真半假发,更逼真也更自然。


自动“扫脸”识别适配脸型


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为顾客服务,马熙雯掌握了自动“扫脸”识别适配脸型的技巧,能够用最快的速度为顾客选择最适合的假发款式。


“款式上,有假发片、也有全套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假发的款式不多、发型也相对固定,比如我们常见的‘童花头’‘咪咪头’,还有波浪卷等等,关注顾客的脸型特点,为其精准挑选最适合的款式。”马熙雯如是说。


马熙雯正在为顾客试戴假发。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劳动报记者注意到,如今,在永青假发门店里,罗列了数百款假发造型,风格各异、发色多样,款式更是应有尽有。但每一顶假发都是经纯手工修剪而成,且可以根据顾客的脸型特点进行调整。


“全真发的假发抚摸上去手感更真实。而通常情况下,顾客也会挑选如‘七成真三成假’或是‘五五开’的假发,因为更容易做造型、经久服帖。”马熙雯告诉劳动报记者,假发中所掺杂的假发部分为化纤蛋白丝,分为高温丝和低温丝。高温丝以达到150°至180°的高温卷发工具进行造型、低温丝则以100°以下的温度加以修饰,使每一顶假发都“独一无二”。


修剪假发力求完美。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不怕大脸盘、也不用担心左右不对称,马熙雯以数十年练就的“火眼金睛”,做到“一眼精准”推荐,再为顾客进行定制化修剪,直到“满意和妥帖”。


服务全年龄段、各需求顾客


“入行时,假发的购买者以特殊需求的顾客居多,这是一份很有爱心的工作。因为这份‘大爱’,让我更有动力去坚持,为每一位顾客服务。”马熙雯告诉劳动报记者,初入行时,也曾不定时去往特殊病房,为特殊需求的顾客进行定制服务。


带上一把便携的软尺,精准裁量头围,制作完毕后进行反复试戴,把每一个细节都调整到位。


“我们服务全年龄段、各种需求的顾客。”马熙雯告诉劳动报记者,曾有特殊佩戴需求的孩童,经家长陪同由外地来沪赶来采买,马熙雯和团队就为其进行定制,将成人假发套拆改为供孩童使用,力求使其佩戴舒适且助其恢复自信心。


有时,顾客在购买定制假发后,还会觉得颅后部分不够服帖,马熙雯也会悉心为其取下假发、并巧手缝制,将几片内衬网格轻轻收拢,再佩戴上去就变得“刚刚好”。


永青假发销售逆势增长。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前不久国庆、中秋“双节”长假,一位上海阿姨来到门店,想买一顶假发片。因是相熟的老顾客,马熙雯本想为其将原有的假发片进行重新修剪和个性化定制、不必复购,但该顾客坚持买下新款,想“换个造型、换个心情”。最终,门店悉心服务,也为其实现了“华丽蜕变”。


而与商场或街头的假发铺子不同的是,永青假发内设有全套的“美容美发”设备,单独的冲洗间、理发卡座,假发也能现场修剪、还能够提供清洗服务,可谓之专业。


“如今,顾客购买假发的需求有所不同,从修饰佩戴到个性化造型需求,我们都会尽己所能一一满足。”马熙雯如是说。


“传帮带”培养制作技艺传承人


近年来,永青假发在保留原有的特色技艺、培养制作技艺传承人、传播其经典品质的同时,亦紧跟市场需求、力求不断创新,为假发行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们门店最小的员工才二十来岁,老员工则是临近退休、或是退休复聘,团队拧成一股绳,想把老字号品牌传承下去。”马熙雯告诉劳动报记者。


在永青假发门店前,总有多位专业师傅在现场,耐心专注对着假发进行定制服务。一坐数小时,手忙不停。


手工制作假发。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假发劈丝钩发时,要讲究“快和准”。固定网底后,进行分区域钩织,注意高温丝和低温丝的密度控制,再进行定型处理。巧手弄青丝,每一道步骤看似简单,却如行云流水般快速合成,来不及眨眼的功夫,已浑然天成。如今,这一钩发技艺已传承至年轻店员童玲的手里。


现场进行烫发。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而修剪与烫发的过程更是“掌上功夫”。时髦的短发要显得干练精致,长发则凸显柔美,每一寸力落于发梢,便形成独特的韵味。店内的“老法师”朱振平现场秀技艺,宛如一场表演秀,却扎扎实实秀出“真功夫”。


永青假发团队已形成‘老中青’三代合力。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为了在这一行扎根,我还特地去学习了美容美发和化妆技艺,希望让自己能够更为全面,去服务好每一个顾客。而如今,我们的团队已形成‘老中青’三代合力,用心、用情、用技术、用品质,去让更多顾客喜欢,来走进我们的老字号。”马熙雯如是说。


匠人心语:扎根平凡岗位,力求让顾客满意


记者:老字号假发品牌传承百年,到今天,怎么还能让那么多顾客喜欢并选择?


马熙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产品的品质。市面上许多工业化流水线的产品,并没有做到完美定制。我们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根据顾客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手工打磨、再反复调改,舒适度和适配度都更高。


记者:近年来,假发生意好不好做?销售情况怎么样?


马熙雯:因为团队齐心、和坚守品质,假发的销售不降反增。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我们的销售额逆势增长超20%。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来到上海,赶来老字号进行选购。


记者:是什么推动您在这一行坚守数十年?


马熙雯:入行时这是一份很特殊的职业,能为很多有特殊需求的顾客服务,付出爱心,直到今天这都是一份充满爱的工作。坚持和坚守,也是对老字号品牌的热爱,所有的努力和坚持就是希望这个品牌能够延续下去,用更好的品质为更多人提供服务。


记者:未来,老字号如何更好传承和发展?


马熙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希望年轻一辈的加盟,能够让我们的团队更具有活力,延续永青假发“永葆青春”的美好愿景。在技能传承和发展上,我们也更要做好“传帮带”,鼓励技能型人才在行业扎根,以期让老品牌历久弥新。


头图:马熙雯为修剪好的假发吹造型。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陆燕婷
视觉编辑: 贡俊祺,陆燕婷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