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数智驱动 融合共生”2025第三届城市智慧运营创新发展论坛在漕河泾会议中心举办。会上,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发布中国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调查报告(2025)、2025长三角城市智慧运营管理人才发展报告,全面分析中国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
中国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调查报告(2025)显示,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一个“贯通中高本,融合校企训”的多层次、多类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占比高达66.7%。校企合作已成为新常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有94.7% 的院校邀请了行业企业代表参与,91.2% 的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产业学院达到12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覆盖了300余家企业,年均联合培养规模超过8000人。
在培养方面,课程体系紧密对接行业需求,物业管理法规与合规风控、客户服务与投诉处理等核心课程的院校覆盖率分别高达86% 和98.2%。为适应行业智慧化转型,智慧物业管理、建筑设施设备运维等能力的培养覆盖率也达到68.4%。培养过程强调实践导向,企业实习参与率高达91.2%,使学生能够在真实职业场景中锤炼技能。
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怎么样?报告数据显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的高位,显示出市场对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雇主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度非常高,“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评价合计占比达到84.2%,其中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获得了超九成的认可。在职业发展方面,有71.9% 的院校反馈其多数毕业生能在3年内获得晋升,43.9% 的院校毕业生起薪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复合型人才薪酬优势显著,月薪中位数约为1万元
会上同时发布了《长三角城市智慧运营管理人才发展报告2025》。长三角地区城市智慧运营管理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6000亿元跃升至2025年的2万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为人才创造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从传统的住宅服务迅速扩展至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城市公共设施等多个新兴场景。毕业生起薪水平保持年均8.5% 的健康增长,充分反映了市场对专业人才价值的认可和迫切需求。
随着物联网、BIM、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报告抽样数据显示,城市智慧运营管理岗位的全行业月薪中位数约为1万元,但不同能力维度的人才薪资呈现显著梯度化特征。其中,对技术整合与商业洞察要求最高的市场/商务类岗位薪资中位数达1.35万/月,管理/项目类为1.15万/月,技术/工程类为1.05万/月,而偏传统服务的运营/服务类则为5500元/月。
报告指出,在纵向晋升方面,人才通常从基层技术岗位起步,经过3-5年经验积累可晋升至项目经理等中层管理岗位,薪资增幅可达30%-50%。具备5-10年经验的高级人才可进一步晋升为运营总监、解决方案架构师等高层职位。
人才供需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已建成
据了解,作为服务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未来城市与智慧运营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人才供需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正式启用已满一年,目前,该平台已从初步建设阶段进入2.0完备阶段,平台融入人才供需对接、精准匹配、职普融通等丰富功能,已实现区域资源库和行业人才画像,在线资源共享、校企合作项目一站式协作等功能。
在此次论坛上,来自业界、学界专家从职教产业融合、院校研究、行业观察、技术领域、企业实践的多重视角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头图为活动现场。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