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近日,劳动报“职工明星会客厅”栏目走进模速空间,跟随模速空间综合管理部李炯晓一同探索这一“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又是如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孵化出了一批头部人工智能企业。
搭建平台为初创企业减负
“‘速’其实有两层含义,我们一是希望能够通过大模型去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二是希望能够通过大模型加速赋能千行百业,让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李炯晓介绍,与不少孵化器多元化布局策略不同,模速空间一开始就瞄准了人工智能领域最基础也是最有挑战性的领域——大模型。
“算力贵、语料缺、融资难”是大模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烦恼。为此,模速空间打造了算力调度、公共语料、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场景对接“五大公共服务平台”,投用超10万张算力卡、汇聚千亿级基金矩阵。
走进模速空间一楼大厅,前台就是服务平台。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团队还建立了详细的企业“数字档案”。“企业的成功,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状。”这是他们常说的一句话。他们不是在走访企业,就是在为企业协调资源的路上。
针对算力成本这座“大山”,模速空间协调市区两级资源,叠加提供力度空前的补贴政策,切实为初创企业减负。
今年,模速空间及入驻企业无问芯穹联合上海仪电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算力超市”,突破了算力供应链分散与资源利用率不足的困局。入驻企业可“免申即享”由徐汇区、模速空间和无问芯穹三方共同定制的100万元等价算力大礼包,并以灵活的计费方式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在人才引进上,模速空间也主动出击,带着企业一起去清华、北大、中科大等顶尖高校招聘路演,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在备案支持上,模速空间开创全市先河,协助企业完成备案的大模型数量占全市总量超60%。
位于徐汇滨江的“模速空间”大模型生态社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生态魔力
截至目前,模速空间已推出超10万平方米孵化载体,近200家企业入驻其中,形成了“上下楼即上下游”飞轮式发展格局。
在模速空间A区三楼,十余家AI企业比邻而居。其中既有无问芯穷这样聚焦基础算力层,突破了国内算力供需瓶颈,成立仅仅24个月就成长为估值数十亿的准独角兽企业;也有蜜度蜜巢、万能小in等大模型应用端的企业,还有专注于专注于情感脑机接口技术的零唯亿思。
“作为一家孵化器,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希望入驻企业能在这样的平台获得交流的机会。”李炯晓说,在这里大家都是“邻居”,到茶水间接杯水,可能就能预见供应链上游或者下游的企业,从而达成合作。
记者注意到,在模速空间里,除了企业的办公室,还有大面积的会议室、静音仓、开放式的工位和沙龙区。“有两家企业的创始人到公区接咖啡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寒暄了几句之后,突然迸发了一个很新的灵感,第二天就落地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李炯晓认为,这也是模速空间的“魔力”所在。
为了帮企业和职工之间创造更多交流机会,模速空间举办了超400场行业研讨、技术沙龙、产品发布活动。宣传板上的海报贴了一层又一层,沙龙区的白板上定格一场“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的讨论,一期期“模速校友会”展现了入驻企业创始人对行业前沿的理解与探讨。
模速空间沙龙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业余时间,模速空间也组织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我们举办过一个健身周,周一去攀岩、周二打网球,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活动,把大家中午的时间也高效利用起来,让大家在工作之余,也感受到在模速空间的归属感。”李炯晓补充道。
未来科技的试验场与展示窗
人工智能的潜力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体现在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零唯亿思的办公室内,摆放着一台“情绪X光机”。“人可以强颜欢笑,但大脑信号却不会撒谎”,工作人员介绍,这台仪器通过结合脑电信号与人工智能技术,能识别人的情绪,并对近两周的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进行评估。
不同于心理测试中繁琐的题目,有了“情绪X光机”,只要戴上一顶脑电帽,面对屏幕进行五六分钟的测试,系统就能量化测试者的认知能力、睡眠质量、注意力等指标,从而实现对抑郁状态的自动、客观评估。工作人员介绍,“情绪X光机”已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医院和体检机构投入应用。
劳动报记者体验“情绪X光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模速空间也为企业打造了AI技术落地与应用的试验场。在一楼的“AI黑科技体验空间”,体验AI产品就像逛超市。
走进这一“AI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模速空间入住企业蜜度蜜巢的“模力通一体机”。这个小盒子里集成了算力、算法及应用软件,可以帮企业实现本地化部署,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体验AI带来的便利。旁边摆放着的“小圆饼”则是另一家入驻企业——来画研发的AI翻译器,只要吸附在手机上,就能实时翻译150多种语言。与普通翻译器不同的是,他不仅能一键翻译现场对话,也能实现电话、视频的实时翻译。
体验店里也展示了来自全球的AI产品,例如世界首款能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的智能戒指,能实时翻译、能看电影的智能眼镜,零音乐基础也能弹奏的无弦智能吉他,能自动跟随拍摄对象的无人机,马斯克点赞过的桌面机器人……一件件产品清晰勾勒出人工智能赋能未来的无限可能。
头图为李炯晓带领劳动报记者体验智能眼镜。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