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生活|26℃是最佳省电温度?空调使用三大误区你知道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07-07 15:20

摘要: 在享受空调吹出的习习凉风之余,大家对于“空调如何使用才能省电”这一问题也颇为关心,不少人更是频频搜索省电妙招。

今夏气温节节攀升,高温持续不断。可以说,空调成为了每户居民家的“续命神器”,有时一开就是一整天。不过,在享受空调吹出的习习凉风之余,大家对于“空调如何使用才能省电”这一问题也颇为关心,不少人更是频频搜索省电妙招,希望能够在降温的同时也让自己的钱包不那么猛烈支出。其中,就不乏出现了一些空调使用时的小误区,对此,记者进行了梳理。


误区一:26℃是空调最佳省电温度?


很多人习惯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并认为这是最省电的温度,其实,这种认知并不准确。


空调的制冷模式工作原理其实是依靠压缩机来进行的。制冷模式下,空调会持续降低室内温度,因此,压缩机需要频繁启动或长时间运行来维持设定温度。而除湿模式的工作原理则主要通过降低空气温度使水汽凝结来除湿,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降温效果。所以,在除湿模式下,空调的压缩机和风扇会以较低的功率运行,不像制冷模式那样全力制冷。


因此,在相同环境下,将空调开至28℃并开启除湿模式,通常比直接开26℃制冷模式更省电,其在制冷过程中压缩机运行的时间会更短。不过,省电效果还会受到房间湿度、面积、隔热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室内湿度较低,除湿模式的效果可能不明显,此时两种模式的耗电量差异可能会缩小。


误区二:短时间外出直接关空调更省电?


有实验表明,短时间尤其是1-2小时时段,如果市民有外出需求就关闭家中空调,回来后再次重新开启,其实并不省电,反而还更费电。原因主要和空调的启动功耗、维持温度的能耗逻辑有关。


原来,空调压缩机启动时,需要克服静止状态的阻力,瞬间电流可达正常运行时的3-5倍,启动一次的耗电量可能相当于正常运行10-15分钟的能耗。如果短时间内多次开关,累积的启动功耗会明显增加。而且,关空调后,室内温度会逐渐回升,再次开机时,空调需要将温度从当前较高的状态快速调回设定值,此时压缩机会以高功率运行,直到温度稳定,这一过程的能耗比维持恒温时更高。


所以,从省电角度来说,短时间离开的话,建议维持空调低功率运行,或开启空调节能模式,这比多次启动的总能耗更低。此外,想省电还可以搭配拉窗帘隔热等措施,效果会更明显。


误区三:将空调调至小风量更省电?


很多市民在家中使用空调时,习惯将空调的风量调到最小,认为这样更省电。其实,这个想法走进了使用误区。


实际上,空调风量大小主要影响的是室内空气循环速度,对压缩机功率几乎没有影响。相反,适当调大风量可以加快冷空气循环,使室温更均匀,反而能减轻压缩机负担。开机初期可先用最大风量快速降温,待室温适宜后再切换至自动模式。


与其调小空调风量,不如定期清洁滤网(每月至少一次),因为脏污的滤网会使耗电量增加15%。此外,也可以配合使用电风扇提升空气流动效率,体感温度能降低2-3℃。随着高温天气持续,科学合理地使用空调不仅能节省电费开支,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实习生陆思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