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基层开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5-09-30 18:46

摘要: ​“赋能”家庭医生,助力分级诊疗。

自2011年起,上海率先试点家庭医生制度,并于2015年推行“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逐步探索与居民建立更紧密、符合就诊习惯的服务关系,推动提供综合、连续、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赋能”家庭医生,推动分级诊疗向纵深发展,自2024年4月起,本市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在保持社会面预约渠道和时间安排不变的前提下,签约居民经家庭医生初步诊断后,可以通过社区医生优先预约上级医院的门诊号源。


签约居民享受“提前5天”号源预约便利


按照新举措,签约居民在社区医生转诊后,可提前5天预约上级医院专家门诊号源。同时,在开诊前2天,如因病情需要,社区医生也可帮助患者预约临近号源。这样既能提升号源利用率,也能有效解决居民“挂号难”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未被使用的号源会及时退回医疗机构,继续向社会面开放,从而避免资源浪费。


就诊检查住院“三优先”,提升就医体验


为进一步改善就医感受度,本市明确提出“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三优先”服务。签约居民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社区医生转诊至“1+1+1”签约组合内的上级医院,可以享受“三优先”服务。由于各家医院实际情况不同,具体服务流程可拨打医院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这意味着,签约居民不仅能更快挂到号,还能在检查和住院环节获得优先安排,整体就医体验显著提升。


“1+1+1”签约居民转诊流程图


家庭医生与专家“联动”,实现精准转诊


家庭医生制度不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新的制度下,也将成为优质医疗资源的“桥梁”。通过初步诊断和转诊,家庭医生帮助居民更快找到合适的医院和科室,实现精准就医。


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加上分科较细,转诊到上级医院时,若发现接诊科室不适合治疗您的疾病,签约居民可以到所在医院的签约居民服务窗口,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由医院工作人员帮助进行二次分诊,避免来回舟车劳顿。


签约居民转诊流程规范,医保待遇不变


首先签约居民需要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如病情需要,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信息,将签约居民转诊至适宜的医疗机构,优先转诊至“1+1+1”签约组合内医疗机构。也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转诊至“1+1+1”签约组合以外的医疗机构,但不允许未就诊直接预约上级医院号源。


转诊后,签约居民的医保待遇保持不变,不会因就诊渠道发生调整而受影响。


优先预约号源服务免费,违约需要注意


优先预约号源服务对居民免费开放,不需支付额外费用。居民若因故无法前往就诊,可通过联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或“随申办”平台的“家医服务”模块进行取消。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出现多次未取消的“爽约”,各大医院将对当事人作暂缓预约处理,以保障资源合理利用。


家庭医生签约不仅意味着居民有了一位“医生朋友”,还意味着能借助这位“医生朋友”获得一群“专家朋友”的支持。从优先预约到“三优先”服务,上海正在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优化,努力为签约居民提供更便捷、连续、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613分!诗词才女武亦姝入读清华...

骄傲!中国篮球史上首个世界冠军!...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