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热通红的烤箱上,塑料制品已全部融化并发出刺鼻的气味;灶头上的红烧肉咕咕作响,屋主却因忘带钥匙被反锁在大门外……这些都是秋冬容易发生火情的“苗头”。随着上海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用火用电需求大幅增加,火灾事故进入高发期。
5年累计超2万起,“首要杀手”是这一类
据统计,近5年来上海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发生火灾超2万起,火灾形势严峻,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记者经过仔细梳理,结合消防部门日常灭火案例及防火知识,详细介绍秋冬季节火灾的主要类型及典型案例,希望大家能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目前,秋冬火灾主要类型包括电器类火灾、吸烟不慎引发的火灾,以及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这几种类型。其中,电气火灾是上海秋冬季节火灾的主要类型。据统计,此类火灾占近5年冬季火灾原因的34.5%。
秋冬季节,居民使用电热毯、电暖器、电火炉等取暖设备增多,这些设备的频繁使用使得电气线路负荷增大。若设备使用不当,如私拉乱接电线、长时间连续使用、在电暖器上覆盖物品等,或者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线路及零部件老化、短路,都很容易引发火灾。
此外,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引发的火灾也较为突出,部分居民将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带入室内充电,一旦蓄电池故障,极易引发火灾,且火势蔓延迅速,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给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据消防部门统计,吸烟不慎也是上海秋冬季节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占近5年冬季火灾原因的20.9%。在寒冷的秋冬,人们更倾向于在温暖的室内活动,一些居民喜欢在睡前或饮酒后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此时精神状态放松,极易在吸烟时入睡。一旦烟头和火星掉到被褥、沙发垫等可燃物上,就容易引发火灾。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反应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火灾时逃生困难,更容易因吸烟不慎引发的火灾而受到严重伤害。
另外,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也不容忽视。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们使用明火取暖、做饭等行为增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灾,此类火灾占近5年冬季火灾原因的25.9%。从时段来看,10时至12时以及16至21时较多,这些时段内,居民家中动火、用电较多,火警量较高。
例如,使用传统土灶烧火做饭时,燃烧的柴火掉落,引燃灶台旁堆放的干柴和杂物;使用炭火取暖时,未保持通风,不仅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若炭火未熄灭就离开,还容易引燃周围物品。
莫让错误“小习惯”成为火灾“大隐患”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小习惯”如不及时加以改正,就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引发家庭火灾的“大隐患”。
根据我国居民住宅火灾起火原因的统计,约有30%的火灾都是由电气线路老化或配置不合理造成的,在众多火灾原因中位居第一位。
如今,在用电方面,很多市民知道要正确使用电器,切勿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不超负荷用电;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人离开房间随手关闭电器电源,不使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同时,也会注意电器散热,在使用电脑、电视等电器时,要保证其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散热,避免在电器周围堆放杂物,影响散热效果导致温度过高引发火灾。
但是,人们却容易疏忽一些特殊的电器隐患。例如,在使用吹风机后,应放置片刻待冷却后再收起来;浴霸不宜长时间使用或频繁开关;手机、充电宝等电子设备避免长时间过度充电。
用气方面,使用燃气时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是否老化、松脱,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专业人士维修、更换。
此外,还要正确使用燃气设备,不得擅自拆改、安装燃气设施和用具;使用燃气炉时要随时有人看管;发现燃气泄漏,应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远离危险区域后到室外拨打报修电话。
对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也要多加留意。比如,家中的酒精、香水、花露水等易燃物品要远离火源和热源,且避免阳光直射;空气清新剂、发胶、除虫剂等瓶、罐装易爆物品应避免剧烈摇晃,使用时远离电源。
此外,不在楼道、阳台、楼梯拐角等地方堆放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秋冬火灾典型案例】
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老人不幸离世
2022年12月30日,上海郊区一居民住宅发生火灾。该住宅内居住着一位老人,当天老人像往常一样使用取暖设备取暖。然而,由于取暖设备的电气线路老化,且长期处于过载运行状态,线路突然发生故障,产生的电火花引燃了周围的可燃物。
据悉,当时老人独自在家,发现起火时火势已经较大,再加上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及时逃离现场。尽管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但最终老人还是不幸遇难,另外还有2人受伤。
不难发现,这起火灾警示我们,要定期检查家中电气设备和线路,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避免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尤其要关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居家用电安全。
卧床吸烟引发火灾,小火酿成大祸
2023年1月5日,上海市崇明区一农村住宅发生火灾。当晚,一位81岁的老伯像平常一样卧床吸烟,吸完烟后便睡着了,未燃尽的烟蒂引燃了床铺上的被褥。起初,床头只是窜出零星小火,老伯被惊醒后起床扑灭了明火。然而,他没有意识到隐患并未完全消除,两个小时后,火势开始复燃。由于老人独自居住,且行动迟缓,当火势迅速蔓延成灾时,他已无力自救。
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展开处置,但最终老人还是不幸身亡,过火面积达28平方米。这起案例深刻地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卧床吸烟,吸烟后一定要确保烟头完全熄灭,对于有吸烟习惯的老年人,家人更要加强提醒和监督。
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引发火灾,车主被拘留
2025年1月19日16时30分,黄浦区一小区租客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拿至家中充电,在充电过程中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引燃周边可燃物引发火灾。经溯源,起火电池为48v锂电池,系车主于早年实体店购买。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车主作出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这起事故中,暴露了车主心存侥幸心理,明知入户充电存在较大火灾风险,仍选择房间内充电。
秋冬季节火灾频发,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了解这些火灾类型和真实案例,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警惕,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用火用电知识和火灾逃生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不卧床吸烟,安全使用明火,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度过一个安全、温暖的秋冬。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