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拖了半年,感谢法官帮我解决了生活困难!”日前,在徐汇法院涉民生案款暨徐汇人社局治欠款集中发放仪式上,刘大叔拿到了被拖欠已久的工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此次集中发放活动上,包括刘大叔在内的29名申请人代表拿到执行款合计900余万元,这是他们身后一百多名劳动者、交通事故受害人等涉民生案件申请人春节前的惊喜。
开通绿色通道,为建筑工人启动企业欠薪保障金
刘大叔现年56岁,曾就职于上海某建筑装饰公司。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因公司经营不善,刘大叔与多名工友被拖欠半年薪酬,“连基本工资都拿不到,我们只能空里做点小工度日,家里几张嘴等着吃饭,日子太难过了。”
多次协商未果,刘大叔与工友不得已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几番艰苦的谈判,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然而公司迟迟不肯按约履行。眼看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益难以兑现,工人们内心焦急万分,无奈之下,今年7月,刘大叔等人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徐汇法院开辟绿色通道,立即采取各种查控措施,可一番调查下来,被执行企业关门大吉,名下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陷入瓶颈,焦虑和失望弥漫在工人心头。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承办法官想到了企业欠薪保障金。
很快,法院向人社局发函,建议启动“欠薪保障金垫付”程序来解决这批欠薪纠纷。徐汇区人社局审核后将刘某等8人的欠薪保障金垫付款共20余万元转至法院账户。
“‘欠薪保障金垫付’程序是法院和人社局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主要是为存在生活困难的劳动者开辟绿色通道,以尽快兑现工资。”徐汇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张玉标介绍道。
IT女生:全额执行到位,我感到很惊喜!
“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也一直兢兢业业,没想到会被这样对待。”与刘大叔有类似经历的常女士也来到了发款现场,谈起去年年底以来的经历,她就一阵心寒。
据常女士讲述,她的上一份工作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平台运营,月薪两万元。公司因经营困难在去年12月突然提出降薪40%,由于降幅太大严重影响了生活,常女士与同事表达了不满并拒绝签字。可公司却不予理会,直接将常女士等人做了“开除”处理。
常女士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协商无果后向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阶段,仲裁机构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常女士表示因念及公司三年多的情谊,同意将总费用由15万降至8万余元,可即便如此,公司仍没有按约支付。
案件的执行也异常艰难。网络查询,查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上门执行,公司人去楼空;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核实以后也都毫无帮助。
“一定要穷尽措施!”被执行人拒接电话,承办法官就借助12368短信平台持续发送短信告知其可能面临的拘留、拒执罪等法律后果;被执行人跑路走人,承办法官就将其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持续的施压威慑,终于打开缺口,公司法定代表人来到法院付清了全部工资。
企业:有了这703万,百余名员工可以发工资了
在这900万元中,有703万元的申请人是上海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而它的背后,则是等待发放工资的百余名员工。
“行业不景气,我们公司最近也已捉襟见肘,这笔钱到账真是缓解了燃眉之急,员工的工资和年终奖有了保障,这下策划师们肯定开心坏了!”在文书上签好字后,企业的员工代表李先生格外兴奋。
这家企业是一家主营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商务信息咨询等的合伙企业,2022年,该企业与两家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合同,可合作过程中产生争议,最终因矛盾的不可调和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数名被告如期支付该企业贷款本金、罚息等各项费用70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迟迟不予履行。
2023年7月,上海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申请强制执行。在徐汇法院执行法官的努力下,执行到位703万元。
“本次涉民生案款集中发放仪式是徐汇法院“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的重要环节,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继续不遗余力地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徐汇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朱翔表示。
头图为徐汇法院涉民生案款暨徐汇人社局治欠款集中发放仪式。法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