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身穿汉服、头梳发髻拍摄身份证照片了?近日,一条“穿汉服拍身份证”的消息在互联网引发热议。那么,上海的情况如何呢?6月30日,记者实地采访后发现,在上海头顶发髻拍照,审核基本无法通过。且一张身份证照片还涉及到出入境、社保卡等多途径的“共享使用”,因此,不建议市民为了所谓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而去草率尝试。
网友称拍了“穿汉服梳发髻”的身份证照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身着汉服、梳着发髻拍摄的身份证照片。照片中,虽然身份证上的脸部被打上了遮盖的图案,但依然可以清楚地看见,其身着天蓝色交领汉服,梳着一个被盘在头顶中间的发髻。
据发帖者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显示,其自称居住在深圳,当天前往照相馆拍摄身份证照片时,工作人员起初并不确定这样的着装和发型是否能够通过审核,但没想到上传系统尝试后竟然成功了。
该网友还表示,拍照时主要注意衣服颜色不能太浅,发型不能有过多发饰,发髻高度也不能影响系统识别。
网友在网上发布的“穿汉服梳发髻身份证”(网络截图)
“穿汉服拍身份证”的帖子一经发布迅速走红,此后,也有一些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汉服身份证照片,拍摄者的IP地址显示来自福建、陕西等地。
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称赞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表达,也有人质疑这种照片是否符合身份证的规范要求,过于标新立异。
上海:头顶发髻拍照,审核基本无法通过
那么,上海的情况究竟如何?是否可以穿汉服梳发髻拍摄身份证照片?记者就大家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咨询了上海多位从事身份证办理工作的一线人员。
“我们不建议也不提倡以这样的装扮来拍摄身份证照片,这种所谓标新立异的尝试并不可取。”上海一位从事多年身份证业务办理的人口管理部门民警直言:“虽然,目前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穿汉服拍摄身份证照片,但从实际操作来看,穿汉服头顶发髻拍照审核基本无法通过。”
据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安管理部门对于身份证照片的采集管理和系统审核是非常严格的,在着装、饰物、头发、脸部、以及姿态方面都是有明确要求的。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目前,根据公安部门2023年发布的《居民身份证人像照片采集工作指引》显示,对于身份证拍摄的服装建议穿着深色有领衣服,颜色与背景颜色有显著反差。
市民正在拍摄身份证照片(资料图)。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多位一线民警告诉记者,虽然着装要求中并未提及汉服,只是明文规定“不得穿着制式服装、吊带衫、露肩装等”,但考虑到汉服多为丝绸材质,拍摄时容易出现大面积反光点,所以并不建议如此穿着。
此外,讨论最多的就是拍摄的发型。按照拍摄规定,被拍摄者不得遮挡双耳、眼眉、脸部,发髻不得盘在头顶。如有染发的,不得与头发原色存在显著差异(白发染成黑发除外)。
同时,拍摄时也不能佩戴任何饰品,包括项链、耳钉、耳环、鼻钉、唇钉、发箍等,必须保证头部正面免冠,五官完整清晰呈现,并避免表情过于夸张或僵硬。不得佩戴“美瞳”或有色隐形眼镜、有色眼镜或粗框眼镜,眼镜框不得遮挡眼睛及眉毛,拍摄时不得产生镜片反光。
记者发现,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些所谓的汉服身份证照片中,就出现了高发髻、遮挡额头的前刘海等不符合拍摄要求的情况。由于这些所谓的“汉服身份证”只是以平面图片的形式被上传到了网络,因此,其真实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认。
“就像多年前流行的‘杀马特’一样,也曾有人头顶这样的发型前来拍摄身份证,都是不符合要求,无法通过审核的。”一线民警告诉记者。
身份证照涉及护照、驾驶证等多途径“共享使用”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一张身份证照片采集审核通过后,不仅仅只使用在身份证上,还会和出入境护照办理、交管驾驶人业务,甚至是社保卡等业务办理实现“照片共享”。
“我们有一个市公安局照片统一库,身份证照片一次采集后,可以在出入境证件、交管驾驶证等业务办理时共享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安窗口业务办理时无需再要求市民另外拍照的原因,让大家觉得方便了许多。”上海警方相关办理人员告诉记者,同时,包括一网通办、随申办等业务办理时,也是可以引用现有的照片库的,减少了市民群众反复拍照的麻烦。
鉴于这一情况,上海在各部门的照片采集上都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依据的就是2023年发布的《居民身份证人像照片采集工作指引》,且都张贴在了各个公安的拍摄点位。
采访中,有市民也提出,身份证照片是不是就只能拍得“一板一眼”?能不能拍出和一些报名照相同的“小清新”感呢?记者了解到,其实,在上海身份证拍摄的选择还是很多的。
此前,上海市公安局就推出了“最美证件照”服务,市民可以选择在指定的社会化照相馆拍摄身份证照片。但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在哪里拍摄,都是需遵循相关的照片采集规范要求的。
虽然穿汉服梳发髻拍身份证照片在上海难以实现,但市民在拍摄身份证照片时,仍可以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选择整洁、得体的服装,展现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