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斯克在三天时间创造了两次历史,把“天上地下”都包揽了,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首先是“上天”。
他的SpaceX星舰完成了一次创纪录的发射:这次火箭的超级重型助推器跟飞船分离之后,在发射塔完成了回收。这两部分一旦可以实现稳定的回收利用,太空运输的成本就会被砍到白菜价,单次发射成本从每公斤200万美元降到10美元。
其次是“入地”。
马斯克“豪赌”了十年的无人驾驶汽车也终于亮相了,名叫Cybercab。这个车里没有驾驶员、方向盘和脚踏板,真正为“无人驾驶”打造。这部车的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折算下来,未来开1公里的交通成本不到9毛钱。
马斯克的上天和入地,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其实早在2015年,马斯克就宣布了“星链计划”。该计划最终将把1.2万颗卫星送上轨道,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成本更低的互联网连接服务。1.2万颗卫星已经超越人类历史发射卫星数量总和。
“星链”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高级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而铺路。要知道,自动驾驶大规模运用,对于高精定位、通讯速率和数据存储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马斯克个人非常看好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市场前景,他觉得一周168个小时,人类自己驾驶使用汽车的时间可能才10个小时。如果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大规模铺开,到时候大家买了它,用的时候让车带你出行,不用的时候就让它自己“接单”。不得不说,马斯克是个商业奇才,他已经动起了你家“闲置物品”的主意。
在近日的特斯拉发布会上,还亮相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可以说这妥妥是个“副产品”。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它们在视觉算法等方面底层技术其实是相通的,后者的开发成本就可以节约一部分,同时,产品可以最先在特斯拉的无人工厂或太空计划中使用。
简单总结一下,星链为广泛的地面应用提供通信保障,而地面应用的开发不仅可以触类旁通,更可以摊薄研发成本,以及充分开发星链的功能。如果这个循环能够完美实现,那马斯克的空前想象力的确可以引发生产力的大爆发。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