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校128周年,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系列活动

纪念建校128周年,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系列活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24-04-06 18:40

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8周年大会。

在校庆大会上聆听校情报告,看一场校友专题展,再走一走交大人专属的地铁文化长廊……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迎来建校128周年,来自各地的校友们相聚校园,共同为母校庆生。


母校为你点赞!校长奖、睿远科技大奖等揭晓


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8周年大会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会上揭晓了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和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和首届“睿远青年科技奖”。


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8周年大会。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是交大在精神文明领域的最高荣誉。经过评选,健康传播惠民生的担当者王慧,破题新药研发的创新先锋王宏林,勇闯医学未知地带的探索者戈之铮,科研管理工作的“孺子牛”刘冬,服务国家战略的硬核创业博士徐金涛,同心振兴的洱源思源人黄金贤,激光聚变研究事业的追梦人IFSA团队,传播新思想的理论轻骑兵“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最强“中国心”的守护天使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团队,高端国产质子治疗创新路的开拓者附属瑞金医院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临床开拓创新团队等10个个人和集体荣获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为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遴选并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领域贡献卓著的杰出交大人,交大1992级本科校友、校董陈光明学长,携手母校,共同设立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及“睿远青年科技奖”。经过全球提名和评委会评审,季向东、黄震、梅宏、徐青、贺林五位交大人获得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李听昕/刘晓雪(共同获奖人)、谷国迎、曾铮、王鸿东、余山河、刘珅六位交大青年科学家获得首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青年科技奖”。


交大建校128年以来,始终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大会上还揭晓了2024年度杰出校友奖。


紫竹高新区站上海交通大学文化长廊揭幕


交大闵行校区被不少学生调侃为“闵大荒”,如今交大人不仅出校门就有15号线紫竹高新区站,还有了专属的文化长廊。为了纪念建校128周年,上海交大与申通地铁集团共同在紫竹高新区站交大出口通道打造了东侧为波浪艺术装置,西侧为墙绘的文化长廊。


紫竹高新区站上海交通大学文化长廊。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据了解,文化长廊为设计学院自主设计建设,浮雕取名《奔流》,以波浪造型象征海纳百川、饮水思源的交大精神,一艘艘小船寓意交大学子奔流到海,步履不停的青春选择。船身镌刻校史纪年与校名更迭,通过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再现百年传唱之郎朗校歌与唐文治校长吟诵之“唐调”珍曲。壁画《校园》以143米长的画卷形式,描绘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校园风貌和学子风华。


“从地铁闸机出来,就看到了文化长廊,一路走过来,细细观看,熟悉的校园场景都在壁画上,就像走进了青春岁月。”校友张女士说。上海交大表示,闵行校区经过30多年建设,已经基本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地铁文化长廊的建成能够成为承载校园文化的独特坐标,成为社会各界了解交大历史、感受交大文化的重要窗口。


珍贵展品再现功勋科学家王希季奋斗历程


上海交大128年校庆恰逢清明节小长假,不少校友都带着孩子回到校园参加校友活动。此次开幕的“铸箭牧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校友专题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铸箭牧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校友专题展现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王希季院士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技术负责人,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设计者,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飞船计划的重要主导者与设计者。他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


展览以王希季院士的求学成长与工作、科研经历为经纬,设“年少立志 学成归国”“交大十载 航天起步”“拓荒太空 屡建奇功”“爱国荣校 赤子情深”四个部分,展览以300余幅珍贵照片以及T-7M探空火箭模型、返回式卫星降落伞、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模型、长征火箭发动机等大型实物展品,配以王希季院士工作场景复原,王希季院士讲述西南联大求学经历、航天型号研制经历等音视频,再现了王希季院士奋斗历程。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目前国内专门展示王希季院士生平贡献的第一个展览,内容丰富,展品多样。其中,王希季院士“两弹一星”功勋证书、奖牌和奖章,交通大学工作档案、教学手稿,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毕业论文手稿等多件珍贵档案实物为首次对公众展出。


头图为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8周年大会现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