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申城丨多项数据居全市首位,黄浦区打造“功能新高峰 品质新标杆”

高质量发展在申城丨多项数据居全市首位,黄浦区打造“功能新高峰 品质新标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2023-08-01 19:27

黄浦区上半年引进内资212.8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8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95.7%。


8月1日,“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功能新高峰 品质新标杆”黄浦区专场举行。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黄浦区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优质企业近悦远来、市场消费强劲复苏、民生品质稳步提升。2022年,黄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3.05亿元,首次突破三千亿元大关,位居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经济密度达147.32亿元/平方公里,稳居全市首位;现有6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和721家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约占全市70%。


上半年引进内资212.86亿


黄浦区经济密度保持全市首位,得益于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今年,黄浦区推出“宜商黄浦·益企同行”优化营商环境四大专项行动,在外滩“最美玻璃穹顶”下建成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探索“一码续办”“一键呼应”“一桌联办”“一网互传”服务新模式。推动长三角政务通办互认,开通首批21个高频服务事项云端跨省通办。同时还推出“门楣之光?黄浦人才”计划,“十四五”末,黄浦区人才公寓总量将突破一万套。


以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中心城区唯一国家级进口示范区——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落地黄浦以来,示范区内现有高品质商务楼宇32幢,企业3500余家,2022年进口总额约461亿元,占黄浦进口总额近47%。到2027年,力争实现年度进口贸易总额达千亿规模,进口贸易密度达700亿元/平方公里。


黄浦区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发展后劲。上半年引进内资212.8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8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95.7%;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91亿元,总量居中心城区第一;新增跨国地区总部3家,总量达69家;年税收亿元楼宇达到70幢以上。


上半年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0.6%


黄浦区文旅局局长许艳卿介绍,据不完全统计,70%-80%来上海的游客都会来黄浦,看看外滩、逛逛豫园。黄浦有着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上半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4892.95亿元,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9.31亿元,同比增长28.1%。


近年来,黄浦区着力提升消费能级、引领消费潮流。对标全球顶级商业街区,推进南京路、淮海路、豫园三大商圈改造。南京路百联ZX创趣场、丝芙兰未来概念店等已揭幕亮相,世纪广场改造更新项目抓紧冲刺,力争国庆前精彩亮相。淮海路将立足“高雅时尚”的总体定位,推动以淮海中路为“一轴”、以环新天地、环复兴公园为“两圈”的“一轴两圈”规划建设;豫园将加快豫园二期和福佑路地块开发,打造极具东方生活美学魅力的时尚文化秀场。


而文旅产业是流量型经济的入口。今年,“演艺大世界”焕新出发,推出首个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公园里的莎士比亚”,举办2023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上半年完成国内申报演出21943场。


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


过去五年,黄浦区聚焦老城厢、北京路、建国东路等重点区域,实施57个成片旧改项目,涉及土地159公顷,占全区陆域面积的8%,受益居民超过7.8万户。去年7月,黄浦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


成片旧改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可释放近350万平方米商办空间资源,并可利用旧改地块释放的新空间,推进主街周边的支小马路改造升级,打造功能更为丰富的“综合街区”。这些宝贵空间将成为黄浦新一轮发展的关键载体,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打造外滩“第二立面”、大新天地、金陵路等重点功能区。


黄浦是全市面积最小的行政区,综合考虑区域面积小、资源密度高的特点,提出了建设“10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目标,并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同专业团队合作,为10个街道量身定制了社区生活圈规划蓝图。


在社区服务方面,截至目前,黄浦已完成加梯232台,完成率达36.4%,居全市第一。针对大多数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构建“床边、桌边、身边、周边、手边”为一体的“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启用全市首家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中心,并将于今年建成至少30家“老字号长者餐厅”。


头图为“高质量发展在申城”新闻发布会现场。于玘珺 摄影

摄 影:于玘珺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