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类警情、刑案立案数双下降!上海开展夏季治安专项整治一个月成果显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07-25 11:56

摘要: 一个月来,全市报警类警情下发数、刑事案件立案数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9.3%、13.8%,有力守护了城市平安。


7月25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自6月24日全国公安启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来,上海警方结合“砺剑”系列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4次全市性集中清查整治行动,一个月来,全市报警类警情下发数、刑事案件立案数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9.3%、13.8%,有力守护了城市平安。


守护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类化妆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化妆品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近日,青浦警方查处了一起销售假冒化妆品案。


据悉,警方在日常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接到某化妆品企业工作人员反映,称一家网络店铺在未获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售卖该公司旗下的卸妆水、防晒霜、补水面霜等多款化妆品。


警方随即开展工作,发现这家网店售卖的某品牌化妆品价格仅为官方售价的一半,且存在大量消费者差评。同时,警方还发现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中有多家未授权店铺同样在销售该品牌及其他多个品牌化妆品。通过专业机构开展鉴定,确认上述店铺销售的化妆品均为假冒。


在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的指导下,青浦警方在外省市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林某、吴某、蔡某等全部6名团伙成员,现场查获假冒品牌化妆品、洗护用品成品、半成品1000余箱。


经查,自2023年8月起,团伙主要负责人林某为获取非法利益,在未获得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在网上购入低价化妆品、洗护用品,用于罐装的包材以及多家化妆品品牌商标。同时,林某招揽蔡某等4人将低价化妆品、洗护用品直接罐装,并贴上品牌商标,组装成假冒的网红化妆品、洗护用品,随后交由其妻子、犯罪嫌疑人吴某向全国各地的网店推销并提供代发货服务。


目前,6名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零容忍”严打暴力犯罪


近期,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了一起33年前的命案积案。


该起命案于1991年12月发生在本市杨浦区,因当时技术受限,案件侦查工作陷入了僵局。但就在近日,依托痕迹物证比对技术的迭代升级和侦查员的锲而不舍,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捕归案。


另一方面,警方也时刻关注、动态研判、针对打击盗窃等夏季易发的各类侵财犯罪,主动研判打击跨区域、系列性、团伙犯罪和“两入”盗窃等重点类案,保持高水平破案追赃,强化打击震慑。近日,上海松江警方仅用时11小时,就快速侦破了一起入户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盗电瓶车、空调铜管“人赃并获”。此外,持续拓展智能化追逃能力。


坚持“一案多查、以案查案”


近期,随着市区两级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建及推进,部分路段大型货运车通行量明显上升,交警部门持续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超载、改装、遗撒遗漏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查严处,整治违法运输企业存在的深层次隐患风险。


例如,上海警方通过深查近期一起遗撒渣土造成的交通事故,对涉事“黑渣土”企业立案侦查。6月28日凌晨,一辆运载渣土的集卡车在途经外环内圈近虹梅路匝道处时,由于集装箱后门右侧插销断裂,装载的渣土和石块大面积洒落在其行驶的车道内,导致后方经过的15辆车先后发生交通事故。事故造成14辆小型客车、1辆大型货车发生爆胎、撞坏底盘、保险扛等不同程度损坏,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经调查,该车所属企业当日从浦东新区某工地装载泥土石块意欲运往外省市,而该公司未取得《建设工程垃圾运输许可证》,此前也已多次被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目前,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某某、管理人员魏某某、驾驶人薛某某均已被移交相关办案部门,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头图为犯罪嫌疑人加工假冒化妆品的工具。警方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