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2023年度涉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劳务纠纷)审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通报徐汇区人民法院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据徐汇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学新介绍,2018年至2023年,徐汇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劳务纠纷)410件,审结402件。六年来,涉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劳务纠纷)案件呈现群体性案件集中、个案总体平稳的态势。
徐汇区人民法院表示,为优化对辖区内各类就业经济形态平等保护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法院采取了“促进衔接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壮大调解力量,强化源头治理;下沉精准普法,拓展司法职能”等举措。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2月徐汇区人民法院成立“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海燕信箱”劳动争议巡回审判站之后,今年1月起,巡回审判站在虹梅街道“三合一”法庭开庭,首次将庭审“搬”进园区,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
白皮书显示,从岗位类型来看,除群体性案件外,个案中超50%的劳动者为快递员或外卖配送员。原告多为劳动者,诉讼请求以确认劳动关系和主张劳动报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提成等)为主。从结案方式来看,个案调解撤诉比例较低,判决确认劳动关系的比例较低。
徐汇区人民法院从近六年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遴选了六起典型案件,在白皮书中予以发布,涵盖快递员、外卖员、派对主理人等新业态岗位,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业态从业人员在提供劳动(劳务)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为此提供裁判思路。
头图为徐汇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法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