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效应”是啥,为何气象部门发出特别提醒?较强冷空气已影响申城

“风寒效应”是啥,为何气象部门发出特别提醒?较强冷空气已影响申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2024-11-26 15:22

值得关注的是,气象部门着重提醒的“风寒效应”究竟是什么“效应”,它又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1月26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消息,较强冷空气已经开始影响本市,截止目前,昨日17时发布的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依然维持。


随着冷空气占据主导,今天雨水停歇,阳光回归,多云为主。风力增大,西北风6级阵风7-8级。降温明显,今天全天气温在8-11℃之间。特别是“风寒效应”加持下,体感会很冷,请注意添衣保暖,外出注意防风。


值得关注的是,气象部门着重提醒的“风寒效应”究竟是什么“效应”,它又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天冷的时候,刮风会让人感觉更冷,其实这就是“风寒效应”惹的祸,这种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就被称作“风寒效应”。


要知道,人体温度通常高于环境气温,当无风或微风时,人体周围的空气分子交换很弱,与大自然空气之间形成较稳定的“过渡层”,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过渡层”就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当空气流动很快的时候,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被新来的冷空气所更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热量散失得越快、越多,人也就越来越感到寒冷。


从大量的科学实验中,科学家找出了风速大小和人体冷暖感觉的关系,通过实验大致计算出这样的数据: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到3-5℃;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不要小瞧“风寒效应”,特别是体弱人群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需要关注气温变化,做好健康防护。好在,“风寒效应”只发生在暴露在衣物之外的皮肤上,所以只要挑选合适的衣物,尽量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就能将该效应降到最低。


周三,上海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冷。早间最低气温跌至4℃左右,白天最高气温也仅10℃,妥妥的冬日体感。此轮寒潮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将出现在周四早晨前后,中心城区3℃左右,郊区会跌至1℃附近。周五开始,上海天气逐渐回暖,周末和下周初的气温保持在6-15℃之间。


头图为市民在寒潮中。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