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话题|许良:消除秋乏,好睡相伴

来源:劳动报 作者:许良 发布时间:2025-10-19 19:36

摘要: 寒落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春困秋乏夏打盹,是人们生活中常说的口头禅。然而也有诗云:秋风缓缓至,夜长梦也香,从此不慌张。寒露时节,北方露重夜凉,南方蝉噤荷残。而今到了秋高气爽金秋十月,不少人还是会出现秋乏现象。


近日笔者就接诊了一位28岁女白领,以前因失眠来就诊,现在却为嗜睡前来。晚上能睡,白天还瞌睡,工作起来无精打采,开起车来哈气连天,容易走神。苔白腻,脉细弦。多导睡眠仪提示:睡眠时间正常,深度睡眠不足。证属:肝郁脾虚,湿困内阻。治拟:疏肝健脾,芳香化湿,并辅以心理认知指导。医嘱:动静结合,睡前不玩手机,适当户外散步。患者七剂而愈。


三夏已尽,秋风徐来,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宜人,人体出汗也明显减少,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人体水液代谢开始恢复平衡,人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其实这是不同季节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秋乏现象会自然而然地消除。然而,长时间处在封闭式空调环境下,又不到户外活动,昏昏欲睡现象就难消除。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时有闷湿还秋乏。假日自驾外出的朋友要注意了,长时间疲劳驾车作业,更易头晕欲睡,事故易发。劳逸结合,户外散步显得非常必要。路遥知马力,时久要休息。在医生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秋以养阴润补,得其益,防其害,身心就会健康。


寒落惊秋晚,朝看菊渐黄。秋风渐凉,靥夜梦香。若睡前听上《秋日的私语》钢琴曲,易催人入睡。江南地带,上海地区,寒露渐成霜,头露须脚暖,盖好薄被子,好睡能相伴。


(作者系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内科杂病和中医康复养生指导。)



责任编辑:卓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