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新乡“宝泉冰雪狂欢节”引发众多质疑。多位网友称,他们前往这个被宣传为冬日雪景胜地的景区,却遭遇了令人失望的假雪景:脚下踩的“白雪”其实是白沙,树上和房屋上的“积雪”则是棉花代替……对此,景区回应称,活动未正式开始,目前展示的是人造雪景。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游客的批评之声。
此前,“宝泉冰雪狂欢节”在宣传时明确打出“阿勒泰同款”的招牌,其官网回答游客咨询时,工作人员再次强调“是阿勒泰同款的雪乡雪景哦”,可谓将游客的期待值拉满。如今,当游客们满怀期待踏入这片“雪乡”时,发现眼前的景象与宣传大相径庭。此时,景区却以“活动未正式开始”为理由搪塞。
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出各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而冬季旅游市场中,雪景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元素。此次新乡的冰雪狂欢节打着“阿勒泰同款”的旗号,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营造出令人向往的冰雪世界。谁知说好的雪花竟然变成棉花,游客们的失望可想而知。这种假雪景不仅欺骗了游客,也损害了旅游景区的声誉,让游客们对“冰雪节”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事实上,这样的事件并非孤例。从前些年某地牡丹节展出塑料花,到樱花节以假花充数,再到如今冰雪节的虚假雪景,类似事情屡见不鲜。在经济效益和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景区和主办方似乎忘记了旅游究竟为何物。当这些活动被虚假宣传所笼罩时,其本质和意义就发生了扭曲。
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体验,在旅途中感受到真实的景致是旅行的奥义。虚假宣传不仅会损害游客的利益,也会败坏景区的形象和口碑,景区为了吸引游客不惜夸大其辞、编造虚假信息而吹大的泡泡,终究会在阳光下先于“雪花”幻灭。
景区或许有自己的苦衷,但问题在于,景区在宣传时未能明确告知消费者用“人造雪”,并且还用白沙和棉花营造“人造雪景”,而是直接将它与真实的阿勒泰雪乡雪景相提并论,这显然是一种有意识的误导。景区最起码要告知真实情况,将选择权交到游客手上,这是景区的责任和义务。
棉花冒充雪花,白沙替代白雪,再火爆的“冰雪经济”也经不起虚假雪景的折腾。景区当重新审视自己,要知道,真正的吸引力来自于景区的品质和特色,而非虚假宣传堆造的幻景。也只有提供真实、美好的体验,才能赢得游客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