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7月19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7月16日,劳动报记者探访了位于一楼的“法老的国度”展厅和文创商店。
上海博物馆南门的正门处,美内普塔站像已经巍然矗立,它高2.4米,重2吨多,是此次埃及来沪最高的一件石雕,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历史上首次把文物展品放在室外进行展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众在法老的国度展区内参观。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众在法老的国度展区内参观。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法老的国度”以创世神话为起点,聚焦古埃及文明的地标一神庙与金字塔,探寻古埃及文明的底色,追溯文明的轨迹。当秩序诞生、王权始兴,法老时代的历史叙事由此展开,奠定了此后数千年的灵魂基调。而在历史舞台的最后一幕中,古埃及文明汇入地中海更广阔的世界,在与其他文明的融合中得到永存。
鹰型护身符。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展品上的小人画向观众“比心”。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在这场横跨三千年的文明之旅中,集中展现了古埃及的宇宙观、神圣王权、贵族群体、工匠技艺、文人生活、信仰世界与墓葬习俗等,涵盖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解开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展厅还呈现了若干中国文物,以示在共鸣中展开古老文明之间、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双重对话。
阿努比斯像。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众拍摄陈列的埃及文物。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众在欣赏法老的国度展区内的展品。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值得一提的是,上博文创商店今日也进入试运营,首发近600款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由多件重点展品元素进行多重文创开发。包含“萌神守护”“众神信仰”“神圣符号”“象形密码”和“埃及风光”五大系列,涵盖服饰鞋配、3C数码、生活家居、潮玩摆件、饰品等多个品类,以及定制类产品。
上博配合此次埃大展推出的精品文创。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上博配合此次埃大展推出的精品文创。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上博配合此次埃大展推出的精品文创。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上博配合此次埃大展推出的精品文创。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上博配合此次埃大展推出的精品文创。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影
本次展览总共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
观众参观带有图特摩斯一世王名和神灵铸文的衡量展品。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的神像。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展区内的埃及文物——佩德阿蒙的彩绘人形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阿蒙纽特纳赫特彩绘人形内棺一景。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这些文物精选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共同为观众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
观众拍摄文物——守护国王的鹰神雕像。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祭司拉美斯的跪姿抱碑像。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观众参观埃及文物。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重磅大展。展期将近13个月,延续至2025年8月17日。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7月19日正式开幕,头图为博物馆大厅颇具埃及风情的背景装置。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