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委介绍,为适应全球贸易新格局和经济发展新需要,加快推动本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于近日印发。根据三年行动方案,到2027年,本市大宗商品贸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上海将深化大宗商品期现联动,扩大“上海价格”影响力。
根据三年行动方案的总体目标,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打造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国际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和供应链枢纽节点。整合要素市场、交易平台、港口设施等关键资源,联动国内主要大宗商品基地,构建境内境外、线上线下、期货现货、场内场外、在岸离岸互联互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
到2027年,本市大宗商品贸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以“上海价格”为定价基准的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交易规模占全球交易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绿色能源交易平台影响力持续提升。基本形成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开放融合、保障有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大宗贸易服务体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创新和竞争能力跃升。
主要任务为七个方面共24条,包括:培育集聚多元贸易商主体,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能力;加快品类拓展,培育大宗商品增长动能;深化大宗商品期现联动,扩大“上海价格”影响力;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增强大宗商品流通效能;发挥金融中心优势,赋能大宗商品现货贸易;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大宗商品市场生态;以及健全监管规则制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其中,“深化大宗商品期现联动,扩大‘上海价格’影响力”方面,支持上海期交所推出标准仓单质押、现货报价专区等功能,丰富期货、对冲等衍生金融服务,开展仓单转让交易、仓单串换、仓单回购等业务,促进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紧密结合。支持设立符合标准的上海期交所期货交割厂库,优化现货和期货交割仓库的全国布局,促进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同时,支持发布大宗商品“上海价格”,支持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大宗商品价格信息采集,编制和发布大宗商品“上海价格”。推进现货交易中以“上海价格”为基准,进行报价与结算服务。支持在金融要素市场开展大宗商品“上海价格”指数交易。
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大宗商品市场生态”方面,除提升大宗商品资金清结算功能、优化口岸监管服务功能外,还将加强理论研究和新型人才培养引进。成立大宗商品专家智库,加强与海外研究机构间的国际交流,开展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前瞻性研究。发挥市、区相关人才计划作用,吸引国内外大宗商品领域优秀人才集聚,为引进人才在沪工作和申请相关证件提供便利,支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才纳入行业领军人才库。实施校企合作计划,开展大宗商品贸易应用人才“订单式”培养。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