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也要做“手术”?“胃镜”“骨科”身兼数职!走近全国仅百人的“飞机医生”

飞机也要做“手术”?“胃镜”“骨科”身兼数职!走近全国仅百人的“飞机医生”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2024-04-29 14:04

飞机也要做“手术”?机身上的一条裂纹,机舱内的一处损伤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飞机也要做“手术”?机身上的一条裂纹,机舱内的一处损伤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台台“飞机手术”成功完成。


马伟军,春秋航空结构车间主任,身兼无损检测技术和孔探技术,像他这样的技术专家在国内也仅有一百人左右。入行18年,先后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长宁工匠、浦东机场最美劳动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平凡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全国仅百位,“胃镜”“骨科”身兼数职


马伟军在2006年进入到了民航行业,一直专注于无损检测与发动机孔探领域。他工作职责就是对飞机“全身”零部件进行特殊检验,通过超声波、涡流以及渗透、磁粉等检测方法对飞机的部件进行检测,以及对飞机发动机进行孔探检验,提前发现飞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


“通俗来说,我们就是飞机的体检和外科医生。”谈及自己从事的领域,马伟军一脸自豪。


全国仅百人的“飞机医生”在做些啥?(剪辑素材源自春秋航空)


比如,为飞机进行“孔探”,就好似是在做 “胃镜”,需要通过将仪器伸进探测孔来获取相关信息。又如“金工”,则像是“骨科医生”一般,当飞机上的一些重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腐蚀或小损伤等情况时,“金工”就会将其修旧如新,使其恢复到设计要求。


18年如一日深耕航空特检事业,马伟军早已成为了身兼数职的行业专家。关于民航维修人员执照、发动机孔探证书、无损检测证书、发动机航线维护以及孔探等资质证书,他先后获取了20余张。据悉,像马伟军这样身兼无损检测技术和孔探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内仅有一百人左右。


技术工匠追求完美,容不下一粒沙子


“我喜欢尽可能地追求完美,我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马伟军直言,因为行业特殊性和岗位严谨性,自己更加重视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工作手册去进行。


马伟军告诉记者,对于工作中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风险点,一旦发现就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去解决,把所有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


而这一切也都得到了春秋航空的全力支持。“公司非常支持我,有时候甚至不计成本通过调机的方式来保证基本的航班运行,从而留给我足够的时间去检修。不放过任何一丝隐患。”马伟军直言。


在一次发动机的检修过程中,马伟军发现飞机发动机海狸尾整流罩意外损伤。虽然损伤部位很小,但他没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检测零部件内部结构是否分层,需要进行超声波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是没有回波,按照手册规定,这一结果没有对应的结论或解决方案。于是,马伟军和同事们凭借多年经验继续尝试使用超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在不断尝试后,终于接收到了投射波,确定内部结构没有受到损伤。


但是,这一方法已经超出了手册的指导内容,方案能得到认可吗?马伟军将整个事件以报告形式通过工程部门发送给生产厂家,详细的论证方案最终得到了厂家的高度认可,最终完美解决问题。


全手工“复制”发动机模型


目前,马伟军同时身负4大主要职能,除了无损检测方面,作为工匠工作室的带头人,还要负责攻关课题、创新项目实施以及培训带教。


在工匠工作室,马伟军会带领同事运用各种金工技术以及3D打印,打造了全手工飞机发动机模型——将一块块铝板粘连组合,小到一个螺丝,大到发动机的螺旋桨、外壳,全都是大家亲自测量,等比例折弯整形铆接起来的。


马伟军正在对飞机进行检测。春秋航空供图


“这能让所有人对发动机的整体零部件有了直观感受,能够更加显著地提升大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马伟军告诉记者。


在结构车间日常管理上马伟军也付出了很多心血。由于疲惫的夜班工作容易出现差错,他采取了岗位工卡的管理办法,分阶段提供清晰明了的风险点、经验教训以及注意事项,便于大家检查核对工作流程。此后,这项管理创新做法也获得了上海市合理化建议奖。


头图为“飞机医生”马伟军正在为飞机进行“手术”。春秋航空供图


视觉编辑:包璐影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