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驾驶的地铁15号线,传统列车司机都去哪儿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1-02-24 17:26

摘要: “列控”全称是“列车控制”,随着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投入使用,传统地铁列车司机也进行了“转型升级”。

走进国内全自动驾驶等级最高的轨道交通15号线,除了开放式的车头透着浓浓的科技感外,别的似乎与普通列车别无二致,但细心的乘客可能会发现,列车里又多了一位神秘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荧光背心上还写着“列控巡视”的字样。那么,这个列控是指什么?当地铁实现了自动驾驶,司机们又去哪儿了?带着疑问,记者日前来到15号线吴中路站一探究竟。



什么是列控巡视?


走进被誉为上海最漂亮地铁站的15号线吴中路站,无柱无遮拦的大空间站厅让人眼前一亮。两侧用穿孔铝板层叠塑造的浦江两岸美景,更是吸引了不少“阿姨妈妈”们前来“打卡”拍照。


在站台层,记者见到了15号线多职能队长、列控班组长狄卿,作为最早一批接触无人驾驶的地铁司机,他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列控”全称是“列车控制”,随着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投入使用,传统地铁列车司机也进行了“转型升级”,他们走出驾驶室,成为如今的“多职能列控员”。


“虽然发车、停站、开关门都无需司机控制了,但列控员的职责却并不轻松。”据狄卿介绍,每天早晚高峰时,列控员要值守在第一节车厢内,非高峰时段,他们就在列车内巡视,从起点到终点平均要走三四个来回。一天下来,算上步行和站立的时间常常要超过8个小时。



除了耗费体力外,这些“动眼不动手”的列控员们还得保持高度集中。在巡视中,他们要时刻关注列车的运行状态,比如空调、广播、照明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标贴、扶手等设施是否完好,同时还要耐心聆听、解答乘客问询,劝阻地铁“公放族”、“食客”等不文明行为。而当车厢内出现垃圾时,列控员们还要承担起维保职责。


有乘客问,万一车辆出现故障怎么办?“这就是让地铁司机成为列控员的一大原因。”狄卿告诉记者,当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列控员会在“黄金三分钟”内快速根据调度室指令解决故障,若自动驾驶无法恢复,列控员会在车头部位拉出警戒线,在确保操作区域安全的前提下,打开操作面板,转为手动驾驶。“从过去偏向技术操作,到如今偏重客运服务,我们的工作状态可以总结为,‘无人操作,有人监护,关键时候顶得上’。”



成为列控员有什么门槛?


“他们都是司机出身,但又高于司机。”上海地铁15号线管理部乘务副经理韩熠旻告诉记者,从过去单纯操控列车,到如今监护与服务乘客并重,职业角色的转变给也多职能队伍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选拔多职能列控员有着一定的标准,首先要取得电动列车驾驶员上岗证,达到5000公里手动驾驶的要求,并积累1000公里全自动线路上的驾驶里程,经历17个月的综合培训后,才能拿到多职能列控上岗证。在正式上岗前,他们还要接受服务礼仪的培训。


“从驾驶室走出来,还是要有走回去的能力。” 韩熠旻向记者透露,为了让列控员们能时刻保持精湛的驾驶技术,线路运营方未来或将在部分时段采用手动驾驶,磨练技术。



目前,上海共有4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分别是地铁10号线、15号线、18号线和APM浦江线。其中,10号线(二期)、15号线和18号线(一期南段)均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为保障开通线路运营安全,地铁运营方共驻派了631名职能列控员在三条新线中随车保驾,其中15号线多职能列控队员有133人。


“这是地铁司机的一种转型,也是今后地铁的一个发展趋势。”韩熠旻告诉记者,之后上海新造的地铁线路都会具备全自动运营功能,随着全自动驾驶技术日渐成熟,不仅仅是多职能列控员,包括站务员等传统岗位未来也有望兼任多职能岗位,成为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人才。


摄 影:柴一森
摄 像:柴一森
责任编辑:李轶捷,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逆行一线,东山、梅山基地骨干支援...

一天需测十几万人,上海市生物医药...

他们是电力卫士、白衣天使、社区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