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快递员工退休了,他们退休后的日子怎么过?

第一批快递员工退休了,他们退休后的日子怎么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2024-06-11 09:25

他们能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日子吗?

就在上周,“第一批快递员已经退休”的微博话题冲上了热搜,很多人惊讶,奔波于街头巷尾的“小哥们”已经要开启他们的后半场人生了。中通快递的师傅郭建明在今天(6月11日)就要正式退休,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从部队转业的寸头大叔依然难掩激动:“就像离开战友的那天,我哭得稀里哗啦,现在要和兄弟们告别,心里也有点难受。”


(郭建明在公司为退休员工举办的仪式上切蛋糕)


记者日前集中采访了数位即将退休的快递员工,听他们讲述退休后的计划。第一代退休快递员工的人生下半场会如何?他们能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日子吗?


【他们的现在】

“我要退休啦!姐妹们加油!”

一线操作员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


中通快递浦西操作管理部的一线操作员傅玉芬在6月12日就要正式退休。年满50岁的她终于可以歇一歇了。面对镜头,她满脸笑容地说:“我终于可以退休啦,姐妹们加油!”在中通从事一线快递分拣有6年多的时间,傅玉芬此前做过她自己都数不过来的工作。“我老家是四川达州的,出来工作后,我在北京干过服装,摆过摊,到上海后卖过蔬菜,然后进了快递行业,然后就一直干到了退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傅玉芬这样在一线分拣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人数不少,仅今年一年,操作管理部就有6位退休,其中两位女性、四位男性。这些员工谈到自己的退休,第一反应都是“开心”“期待”。就像傅玉芬说的,这一天终于给盼来了。对于他们来说,期盼而来的是:终于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傅玉芬在流水线上)


由于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一线操作员总是在夜晚开始工作,一直到天亮,这样的工作作息对年龄渐长的他们来说是一种考验。但傅玉芬总是说:“我身体还算好,都习惯了,领导也比较好说话。实在累了,请一天假他也会批准。”工作了一辈子,她感慨:“终于有自己的时间了。”6月12日退休,傅玉芬说自己6月13日就定了火车票回老家看看爸妈。“想他们了,已经很久没有回去陪陪他们了。”身为女儿的傅玉芬在此刻也流露出了柔软细腻的一面。


“退休那天,我可能会抱着兄弟们哭”

司机师傅老郭难舍“战友情”


和傅玉芬退休日子只差一天,在中通开了十年大货车的郭建明师傅也要和兄弟们说再见了。接受采访那天,下着雨,郭建明也不撑伞,大步流星地朝他的斯凯尼亚大货车走去。这辆高度接近4米,长达近二十米的大货车陪着他走南闯北十年。他敏捷地爬上驾驶座,点火发动,听一听熟悉的伙伴的引擎低吼,他对记者说:“这车真的可靠,开熟手了,换其他车都不习惯。”


(郭建明最后一次坐上大货车,感受老伙伴的引擎低吼)


郭建明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和大车打交道,老家在浙江桐庐的他经人介绍先开起了当地的长途客运车,一段时间后,客运公司倒闭,当时四十不到的他经历了迷茫和困惑。彼时,快递行业正在慢慢兴起,他也经人介绍,当起了快递企业的货车司机,“我在申通也开过货车,后来到了中通,开了大半辈子车啦,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


正式退休那天,老郭计划和车队的兄弟们聚一餐吃个饭。但他又有点不舍,“现在的工作环境,我太熟悉了,兄弟们一直待在一起,现在马上就一个人了,好像就要从头开始了一样。”


郭建明告诉记者,自己当兵转业后有一首歌听不得,“《送战友》,我听了就要哭,控制不住的。”现在又到了离别的时刻,郭建明有些触景生情,“嘴上总说,终于可以退休啦,回家休息啦,但有时候做梦会梦到,我坐在卡车上,和同事们一起说说笑笑的。”


郭建明的妻子不止一次地和他说,早点回来吧,你早就可以回家啦,孩子都工作了,你没啥要担心的了。但真到这一天到来时,这位60岁的寸头大叔还是依依不舍。他对记者说:“不去想那么多了!不管了,先回老家钓钓鱼去,这可是我想了好久的事情来!”


(每次出发前,郭建明都要仔细检查车况)


感谢工会

“我还想发挥余热”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劳模先进称号授予了快递、外卖行业的职工。在申通快递担任驾驶员的关立平便是其中之一。今年已经58岁的关立平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也连续两届去往北京参加全国工代会。


关立平很感谢上海各级工会对他的关爱,“我也58岁了,很快就要退休了,但我从岗位上退下来后,还想要为这个社会做一些贡献,回报工会对我的关爱。”关立平告诉记者,从2年前,他就开始自掏腰包资助三名困难学生,每个月1500元对他来说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能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为他们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


(关立平与他资助的三位学生)


他表示,退休后,自己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助学慈善的事情上去。他坦言:“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工会每年会组织劳模体检,在身体上照顾好我们。那我也想办法,再多为社会做一些什么。”据其透露,他会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无偿献血,目前他已累计献血4000cc,还向青浦区红十字会申请了遗体捐献。


关立平告诉记者:“退休后,可能还会为社区做一些事情,做做志愿者,做一个小区保安,也挺好,我静不下来,总想再做点什么。”


【他们的未来】

还想出来干活

“我还年轻着呢”


50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人生全新的开始。傅玉芬从快递行业退下来后,自己依然想出去干活。“我还年轻呢,感觉自己身体也还行,有点力气,可以继续工作。”傅玉芬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工作,小的还在读高中,“就快要高考了,如果考进大学了,又是一笔花费,还得存点钱。”傅玉芬说自己的工作经验多,啥岗位都干过,找一份工作应该不成问题,但她也表示,考虑到自己的父母也近80岁了,还是不能远离老人,可能休息一阵后,就在老家附近找一份工作吧,既能赚点钱,也能照顾老人。



开一家小店

不亏钱就行


和傅玉芬一样,郭建明也计划着退而不休。郭建明自己的孩子已经工作,在经济上已经独立,在抚养孩子的方面他已无后顾之忧,不过他也想尝试一些上班时候没能尝试的事情。回老家开家小店,和妻子一起经营一家夫妻老婆店,郭建明觉得这样的退休日子也挺浪漫的。


不过具体经营怎样的小店,他还没有计划好,他表示,自己之前也看过一些经营的内容,感觉还是要定下一个和别人不同的方向,“争取不亏钱,开个小店也不指望能赚什么大钱,给退休后的我一点事情做做,人呀,不能马上停下来,否则要生病的哦。”郭建明如此调侃道。


【他们的烦恼】

一部分人退休时,社保未缴满15年


在采访过程中,已经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一线快递从业者也坦诚会担心自己退休后的保障问题。


在采访申通快递的驾驶员关立平时,他透露,自己还有2年多的时间就要退休,他在1996年下岗,此后重新工作,期间社保断缴过几年。2010年,他进入申通工作,社保恢复了正常缴纳状态。他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一次性补缴了几万元的社保,把自己的社保续上了,但目前这样一次性补缴的政策已经没有了。他身边也有一些同事,断过社保,所以到了退休年龄后,社保缴纳不足15年,没有办法第一时间领取养老金。


傅玉芬便是这样的情况,由于此前的几份工作都没有缴纳社保,在她退休时,是暂时拿不到养老金的,她还需要继续自行缴纳5年左右,才能正常领取。她也告诉记者,尤其是女性员工里,目前能缴满十五年的人数不多,很多都要自行缴纳。


比较幸运的是郭建明,他的工龄有40年,社保未断,据其透露,自己退休后,可以拿到五六千元的退休金,“这些钱在我们老家过过日子,还是挺富足了,但我也知道有些同事一个月退休金两三千元,各地的标准还是不一样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京东首批入职的快递小哥陆续退休,据了解,截至今年,在京东物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退休的一线员工已超1000名,包括了快递员、分拣员、司机、防损员等多种一线岗位。退休人员遍布全国30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四川、上海、江苏、北京、湖北、广东、辽宁7个省市,7省市退休员工占比达总数的73%。而这批员工,从加入京东物流开始,便一直享受包括“五险一金”等在内多项福利政策,他们也都能过上有保障的退休生活。



不过,还有很大一部分快递一线的员工在缴纳社会保险方面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各个分包网点下的一线快递员主动缴纳社保的比例不高,这也导致在未来数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达到退休年龄后,他们的退休生活能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都存在一定的未知风险。


【体面工作,快乐退休】

退休人员集中在司机、一线操作员


倒推中国快递头部企业的发展史,2009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在那一年,新邮政法颁布实施,第一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并持续发布《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配套法律法规,从此,民营快递企业摘掉“黑快递”的帽子,归2008年重组成立的国家邮政局统一管理。


也是从2009年开始,大家熟悉的“三通一达”、顺丰等快递头部企业也飞速发展,广纳人才。对于一个发展期接近30年的行业来说,最近几年,退休人员也开始逐步大范围地出现。据记者调查,上海的数家头部快递企业发现,今年退休的基本集中在货车司机、一线操作工、后勤管理人员等。而人们最熟悉的一线快递员则很少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相关快递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退休人员集中在司机和一线操作员的原因在于,大型货车的司机能够拿到A2驾照的年龄普遍已经在30岁左右,而且驾驶这些大型货车需要积累一定经验,所以绝大多数员工可以干到60岁。而一线操作员对于体力的要求相对较小,且女性从事者较多,一般都能做到50岁退休。


而一线快递员目前的年龄集中在30岁-45岁,很少有能看到50岁以上的还在一线送快递。“体力,精力都是考验,还有很多一线小哥,在40岁以后就慢慢成了网点的管理者,有的则自己承包网点做起了小老板,这样的情况较为普遍,毕竟一线的快递小哥还是一份体力活儿。”


工作环境改善了,劳动强度降低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从几位一线快递员口中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上的人性化,快递行业的工作环境在改善,劳动强度在降低。


中通快递的司机郭建明便表示,目前很多货车上都配备了高智能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上行驶时,自动跟车等功能做得已经非常完善。“十年前,我从深圳跑北京,连续四天,2300多公里,真是没日没夜的开啊。现在我每天开一次杭州,145公里,早上回来就能休息,劳动强度低了很多。”


快递司机有了自己的“家”,可以不用一直睡在车上了


此外在过去几年,快递货车司机睡在卡车上是常态,但随着多家快递公司成立了司机之家,腾出一块空间,专门给开长途的司机吃饭休息和睡觉,工作环境也在大大改善。


同样的,一线快递操作员也随着智能化流水线的普及,以及大件与小件的分开管理,逐渐降低了工作强度。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