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话题帖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的位置——“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据悉,近日新公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删去了结婚登记环节中原本存在的提供户口簿的要求。此话题一出,便迅速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相关专家发声表示,此项修订意见体现了对公民婚姻自由权利的进一步尊重和落实。
征求意见稿:
删去结婚登记
需提供户口簿要求
据相关报道,此前有网民于2023年6月在民政部网站留言称,现在婚姻登记必须提供户口簿不合理,身份证与户口簿本质上是一样的,都由公安机构颁发,具有同等效力。为什么提供了身份证还必须提供户口簿?并且,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父母粗暴干涉而拿不出户口簿,这与宪法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违背,建议对此规定进行修订。
8月13日,征求意见稿在民政部网站全文公布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征求意见稿第八条提出,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书面材料:(一)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而现行的《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则明确,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两者相较而言,《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结婚登记环节删去了提供户口簿的要求。
网友讨论:
关乎流程简化
还是代际关系
前述新要求引发了大众对于结婚登记是否不再需要户口簿的讨论,相关话题帖下,网友们的观点大致分为几种阵营。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对工作流程的简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应该予以支持。“需要户口本从手续上来说是多此一举,登记的时候民政部自然能看到公民家庭户口信息。”
另外,“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引发了网友关于婚姻自由的讨论:部分网友认为,身边有许多因为父母把户口簿藏起来而棒打鸳鸯的例子,难免令人惋惜;也有另一部分网友不赞成这条规定,“结婚怎么能不要户口本,那孩子岂不是拿着身份证就去结婚了,自由得过火了。”“父母的意见该听还是得听,毕竟他们比自己多走过几十年的路,每一步都是经验。”
还有人认为,选择结婚与否和能不能拿得出户口簿关系不大,“想结婚有没有户口簿都阻止不了,不想结婚的就算什么都不要求提供,他(她)也不结。”上海市总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申工社”在线上发起的主题为《假如父母粗暴干涉你的婚姻,你会怎么样》的微调查结果也显示,35.03%的被访者选择了“不会偷拿户口本,但会努力说服,争取父母同意再领证”。
专家观点:
是对公民婚姻自由
权利的进一步落实
网友们在讨论户口簿涉及的婚姻自由时,更多的是站在子女意愿和父母观点碰撞的“家庭”角度,上海社科院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从整个社会层面出发,结婚登记时取消出示户口簿的修订意见具有能够促进公民实现更大的婚姻自由的意义。
“将户口和婚姻绑定在一起,实际上对公民结婚意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应该尽可能地想办法帮助公民实现更少束缚下的婚姻登记。”专家表示,民政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非常符合当下社会的现实状况,适应大众的需求,也可以预见到新规定一旦得到落实,将会更大程度地实现老百姓追求婚姻自由这项权利的完善。
修订意见若落地,是否会对结婚率产生影响?专家分析认为,虽然结婚意愿与经济、年龄、性别等多因素相关,但这项新规定若能成为现实,“将对当代年轻人的结婚意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