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奋斗者|“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地干!”杨浦这位旧改“老法师”,心中有着一本“民生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4-09-01 12:58

摘要: 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的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尽管年龄并不大,陈颖在杨浦区的旧改领域却有个尊称——“老法师”。


作为区住宅更新发展中心主任,陈颖这些年来参与了杨浦区城市更新的全过程,积极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美丽家园”住宅修缮、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为城区面貌蝶变、居民生活跃变按下了“快进键”。


“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的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陈颖是这么说的,她也是这么做的。


攻坚克难“螺蛳壳里做道场”


杨浦作为老工业城区,老旧小区多、城区面貌旧、群众宜居安居期盼强烈。


2005年起,陈颖和同事承担起了成套改造任务,陆续通过改扩建、加层、抽户、拆除重建等方式,完成了65万平米的旧住房改造,更是在2007年成功实施了全市首个拆除重建项目佳木斯路163弄。


2022年,“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启动,面对政策更迭,团队又相继完成东郸、凤南、内江大板房、凤城三村130号甲乙丙丁100%签约、100%搬迁,用不到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区超60%的任务。


“剩余项目之所以难,一大原因就是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陈颖如此说道。


据了解,内江大板房两幢5层建筑因为正好压着控江路道路红线,外部已无扩建空间,又因是预制板装配式结构不支持加层,只能先抽出80户条件最差的朝北户异地安置,才能完成改造。但这个方案除了边套,其他部位均无法实现“一门关”,因此方案未能通过。


今年第三次启动时,团队收到200多条建议,其中居民最关切的就是实现“一门关”还有加梯。然而原本改造空间就已不够,哪还容得下电梯?


为此,陈颖和同事们绞尽脑汁,最终向居民推出了将原两个单元合二为一,退让出原单元间的空间的方案,做到全部“一门关”,还成功配备电梯。


和大板房不同,凤南一村用地不再逼仄,是所有项目里改造条件最好的,如何精心裁剪这块“大衣料子”?为此,陈颖和团队精心设计,未来的新凤南将配置6400多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社区食堂、图书馆、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中心、托育点、养老托管点等应有尽有。


在陈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杨浦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比全市要求提前三年完成小梁薄板收官,累计将完成9.35万平方米改造任务,让3242户居民告别老破小、迈向新居梦。


精益求精打造美丽家园新样板


作为杨浦“美丽家园”建设的牵头负责人,陈颖脑中有一张“区情图”,心里有一本“民生账”,她的脚步踏遍杨浦大街小巷,对全区老旧住宅修缮情况如数家珍,见证着一个个老旧小区穿上新衣、展现新颜。


修缮在建筑领域是个小工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个大事。所以陈颖总是跟团队说,老旧住房修缮的最优解题思路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抓好每个小区的特点,为居民“量身定做”最优方案。


比如,为解决原辽源花苑居民活动空间局促、缺少管理的“心病”,团队让三个老旧小区“破墙合体”,腾出的700平米被打造成社区中心花园,曾被围墙阻隔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了“家门口的会客所”。


在实施军工路400弄1-19号等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工程中,调研中发现小区居民最集中的诉求不在传统的电线、雨污方面,而是对停车位需求的反映最强烈。为此,陈颖要求团队着重关注这个“痛点”,最终通过对有限空间合理规划,使小区车位翻了一翻,由改造前的160个增加至改造后的320个,并重新规划电瓶车停放点,缓解了居民停车问题。


加装电梯按下“一键直达”键


杨浦是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老龄人口最多的老城区。当老小区和老年人二者“相遇”,破解悬空老人的“上下为难”是摆在陈颖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陈颖的积极协调与高效指导下,杨浦加梯按下了“快进键”。自2015年启动首台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东银茗苑小区1号楼以来,杨浦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再“悬空”,目前已累计竣工881台。


为方便居民“一目了然”自家房屋能否加梯,陈颖和专业单位对区内1.5万余栋未设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全覆盖现场踏勘,通过近半年调研排摸,在全市率先绘制形成覆盖杨浦12个街道的加梯总地图,完成不适合加装、适合加装、较难加装的分类评估。


在这份干货满满的加梯攻略图基础上,她又在服务填空和制度补位上下功夫,经过和团队充分调研梳理,制定发布了《杨浦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实施细则》,从前期开展业主沟通协商、方案编制、征询签约,到项目规划审核、房屋安全性论证、开工许可以及竣工备案、补贴资金申请等建设管理各环节加强指导。


在陈颖和团队的努力下,一部部电梯拔地而起,不仅“点亮”了老旧小区的生命力,也“满载”了居民的幸福感。


头图为陈颖现场踏勘指导“美丽家园”住宅更新规划设计导则制定。杨浦区提供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