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 钱忠:36年累计5万次“上线”,他用汗水为千家万户架起一座座电力桥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4-02-18 17:08

摘要: 抗台防汛,他冲锋在前;故障抢修,他攻坚克难;应急保电,他不分昼夜。

穿着全套的绝缘服,与高压带电设备直接接触,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绝缘服密不透风,数九寒天依然浑身湿透,夏天更是高温蒸桑拿般难熬。而这,是钱忠和他同事们的工作常态。


作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供电公司输电(配电)带电作业班组长,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钱忠在最危险的岗位上,36年累计5万次“上线”,身贴万伏高压做起“微创手术”,以优质的电力服务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他也秉承“一线也能搞发明”的执着理念,以“钱忠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31项科技攻关、获得国家专利39项。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热心的志愿精神,钱忠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用户服务满意之星、中国好人、上海工匠、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等荣誉称号。


恒心坚守,从零起步打造供电金字招牌


钱忠告诉记者,自己18岁就进入了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作为公司首批带电作业班成员与带电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何为带电作业?即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带电设备进行检修、缺陷处理,保证客户的连续供电,被誉为电力行业“高风险、高强度、高技能”的“三高”专业。


“刚参加工作时,带电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一无资料、二无经验,没有绝缘高架车等先进设备和专用工器具。”为此,钱忠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敢为人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他不仅从一名配电线路青工成长为一名带电作业专家,更是带领嘉定带电作业班组完成了从零开始到带电作业化率近90%的巨大转变,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保障“让亮起来的灯不灭”,钱忠带领团队深耕嘉定464平方公里的供电区域,秉承“能带电,不停电”原则,坚持“5+2,白+黑”的待命抢修机制,年均开展带电作业近1500次,以分秒必争的服务态度解决用户的燃眉之急。


坚守一线,别人往家走,他却往单位走


“居民用电不停电,生活品质就有了保障。”钱忠三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一线。抗台防汛,他冲锋在前;故障抢修,他攻坚克难;应急保电,他不分昼夜。


记者了解到,每逢节假日,别人往家走,他却往单位走,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2012年台风“海葵”期间,他连续36个小时没合眼,顶风冒雨投身电网故障抢修。2013年特大暴雨,他现场指挥发电车供电,在没过膝盖的积水中连续奋战21个小时。


“有时发电要熬大夜,我们年轻人可能都扛不住,要去车里眯一会儿。但师傅总是彻夜盯着,每过半小时就要去查看发电情况,从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应急保电项目。”钱忠的徒弟沈阳说。


匠心钻研,立足一线开展工人实干创新


随着带电作业技术的日新月异,钱忠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坚信:工人也能搞创新,一线也能搞发明。


自2010年开始,他便投身于应急电源车配套装置及作业方案研究,其创新研发的《基于综合不停电作业应急电源车配套装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将应急电源车“点对点”接入模式转变为“点对面”模式,有效服务低压台区供电。


2014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钱忠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国内首创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模拟沙盘”,还有绝缘熔丝挡板、螺帽紧固杆、多功能绝缘操作棒,工作室成为了钱忠团队开展创新工器具研究的新阵地。


不仅如此,作为技术带头人,他坚持项目现场亲自带教,并结合班组成员的不同特性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以促进施工生产为目的,以“练、培、赛”相结合为形式,提高青年工作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截至目前,钱忠已带队完成十余项创新项目,共获得39项国家专利。


钱忠同志一片忠心,半生奉献,守护了明灯,温暖了人心。


头图为钱忠工作照。嘉定区新闻办 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