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人丨激流勇进抑或被困滩涂?部分高校生主动加入“延毕漂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美慧 发布时间:2023-06-30 15:57

摘要: 主动延毕的高校生们,在漂流冒险中寻觅着上岸的机会。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延迟毕业成为部分学生为保留应届生身份、争取更多实习面试时间的就业决策之一。主动延毕的高校生们,在漂流冒险中寻觅着上岸的机会。


马不停蹄做实习

延毕期间找到就业方向


确认自己想做综艺导演,是刘奕冰在延毕一年中最重要的收获。


去年夏天,临近毕业,就读于国内一所传媒学院的刘奕冰突然发现,尽管自己大三大四先后辗转几家互联网大厂做过内容运营、活动策划等各种实习,但他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为了毕业后能从事喜欢的工作,他选择延期一年毕业。


这一年里,他马不停蹄地做着实习:先去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B站”)做了综艺内容宣推,又加入湖南卫视《2022-2023跨年晚会》公演现场组的导演组,随后到芒果TV参与制作了《声生不息·宝岛季》,毕业前夕,又回到B站参与制作了《永远22!2023bilibili毕业歌会》。


实习经历的分量在这一年中显现出来——去年参加B站毕业歌会的实习选拔时,他非常用心地写了整整34页策划案,“每天从早上六点写到晚上十一点,写了整整三天”,但没被选上;今年他投出简历后,很快就通过考核了,“应该是我那段《声生不息·宝岛季》的实习经历比较对口”。如今找工作时,他的几段综艺导演实习经历也被面试官反复问起。


为什么一定要延毕,而不是先毕业找一份工作?刘奕冰表示,校招进入头部项目门槛极高,去实习积累经验则相对容易;正式工作一般需要做得久一些,同样的时间可以到不同实习岗位做更多尝试。虽然现在工作还没确定下来,但他终于觉得,自己做好了走出象牙塔的准备。


“我知道并不是延毕一年就更好找工作了,因为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难处,每一年的就业形势都不一样,只是对我个人来说,这一年让我看清了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我觉得这就够了。”刘奕冰说道。


为参加校招选择延毕

却面临更严峻就业形势


和中国有明确学制的教学方式不同,许多国外大学都由学生自己安排修习学分、撰写毕业论文的进度,自己决定何时毕业,所以学生虽无“延毕之名”,但可行“延毕之实”。


2021年夏天,在德国一所泰晤士排名前100的大学攻读商科硕士学位的蓝璇修完了所有学分,仅需完成毕业论文便可于年底毕业,但她突然发现,由于国内外高校毕业存在“时差”,自己已经错过了国内2021届的校招。彼时蓝璇还没明确就业方向,留学期间也没有国内的实习经历,加上想着“等疫情过去也许就业环境会好一些”,于是蓝璇决定延至2023届毕业,先回国实习,再准备校招。


在国内一家头部游戏公司实习7个月后,蓝璇决心从事游戏行业,信心满满地参加秋招。可没想到,在经历了近30场面试后,她手上还是“0 offer”。“今年游戏行业校招的要求比往年高了很多。从前可能你随简历提交竞品分析、游戏拆解等作品还会是加分项,但今年连游戏demo(样片)都成为人手一份的‘标配’了。”蓝璇说道。令蓝璇印象最深的是,参加一家行业中游游戏公司的群面时,在场7个候选人都是有头部游戏公司实习经验的应届硕士,“来竞争的人都已经这么‘卷’了”。


秋招时,蓝璇几乎只投递了知名游戏公司;春招时,蓝璇不敢懈怠,改变了策略,只要开放了相关岗位工作的公司她都投了,然后全力以赴地准备面试。最终,她收获了一个待遇还不错的offer。


尽管因为延后毕业迎来了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蓝璇依然不后悔这个决定,因为那份大厂实习成为了帮她找到工作的关键。“我投递简历后,这家公司认为我的实习经历是一段成熟的工作经验,和他们正在社招的岗位很匹配,于是很快就招我进来了,从面试到下offer整个流程都没超过两周。”为了参加校招才延毕,延毕后却是走社招流程找到的工作,这次经历让蓝璇发现,有实习经历的校招生不但可以参加社招,社招的流程还比校招要快一些。


延毕作用有限或是扣分项

校招生时间管理等能力被重视


“作为老师,我当然希望学生能够顺利地按时毕业。虽然对于个别由于不可抗力原因或是出于学术研究必要性延毕的学生,我表示理解,但是总体来说,我不支持延毕。”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说道。


虽然延毕带来的后果往往由学生个人承担,但学生延毕的行为却不是只影响自己。刘海波表示,目前国内高校学生主动延毕的最大问题是会占用教学资源、宿舍资源等学校资源,对其他在校生或新生产生挤压。


而对学生本人来说,延毕也未必会有利于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延毕不是长久之计。”刘海波说道,“到社会上做任何工作都只是一个起点,我们很难一步到位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很多所谓‘理想的工作’做起来也未必如自己所愿。很多事情都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展开的过程,重要的是开始去做。”


那么用人单位对延毕的高校生持怎样的态度?有4年从业经验的上海某游戏公司HR芦先生表示,对于应聘的校招生来说,延毕一定是扣分项,因为相比有工作经验的社招,校招更看重的是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勤奋努力程度等软性素质,现在有很多校招生都能做到按时修够学分、高绩点的同时拥有非常丰富的实习经历,履历相当的情况下,延毕的高校生便会在竞争中有一定劣势。


记者手记:

对暂时“止步”多些理解


不同于国外部分高校更加自由的学业安排,国内大多高校都有明确的毕业期限。为何近年来部分年轻人宁愿主动挂科也要延毕?


从个体意愿看,或许确有高校生是为逃避压力或盲目跟风才选择延毕,但也有少数高校生是将延毕视作接近理想目标的路径。对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慢半步”的高校生,社会应该多些宽容和理解。


从外部环境看,多重的就业压力是影响学生毕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过去吸纳大量大学生就业的互联网、金融、文化等行业出现了扩张放缓、招人减少的现象,许多企业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又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导致高校生就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应届生身份”是许多学生心中一生只有一次的珍贵机会,国考、省考以及事业编的许多岗位仅限应届生报考,许多一二线城市会给应届生提供落户机会和人才补贴,校招进入知名企业的概率也较社招更大,与其说是高校生太过重视应届生身份,不如说是社会给出的机会和限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应对高校生主动延毕的现象,社会多方更要形成合力,推动高校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而对高校生来说,延毕一年的收获未必不能在正常学制内获得,做出是否延毕的决定需要慎之又慎。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希望莘莘学子在校时能尽早规划、多做尝试,尽量不通过延毕就找到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业,然后坚定地走向它。


(应受访者要求,蓝璇、芦先生均为化名)


头图为刘奕冰与实习项目的合影留念。受访对象供图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