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红色吴淞”1919-1928年吴淞工人运动主题展揭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21-06-24 18:06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宝山区总工会正陆续推出 “百年工运五个一”系列活动,不断深化工会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作为宝山区总工会“百年工运五个一”系列活动之“一个展”的重要内容,6月23日,“星星之火,红色吴淞”1919-1928年吴淞工人运动主题展在区工人文化活动中心正式揭幕。


吴淞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上世纪20年代初完成了二次开埠后,铁路、公路、街道日益繁荣。随着吴淞机厂、中国铁工厂、大中华纱厂等现代工业相继建成开业,大量工人在此聚集。为了加强对吴淞地区工人运动的组织和领导,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赴吴淞推动党和工人运动事业。


展览以时间长廊的形式,展示了1919年至1928年间吴淞工人运动发生的大事和要事。“五四运动”暴发后,1919年6月5日,吴淞机厂曾有300名工人集会声援;1920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吴淞机厂部分职工加入该会,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1923年7月17日,上海地委兼区委第四次会议批准吴淞工人曾宪明等3人为中共候补党员,他们是吴淞地区发展最早的一批党员。


展区中有一面墙展示了上海地委兼区委关于吴淞工运发展的相关会议记录。记者看到,十年间上海地委兼区委多次在会议中研究吴淞工人运动,其中1923年的四次会议对吴淞工人夜校津贴作了详细探讨,从10元、20元,增长到45元,充分说明了党对吴淞工人运动的高度重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淞工人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破坏铁路,为控制上海全局创造了有利条件;率先罢工,发动两路同盟总罢工,奠定起义的可靠基础;支援南市、闸北武装起义,成为起义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吴淞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七个作战区域之一,率先取得胜利后,挫败敌人企图利用吴湘炮台进行反扑的图谋,加快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进程,对全局的胜利发挥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宝山区总工会正陆续推出 “百年工运五个一”系列活动,通过“一条路·永远跟党走”“一个展·红色工运主题展”“一本书·红色记忆永不忘”“一台戏·红色工运职工演”“一堂课·红色基因代代传”等内容,挖掘红色历史、宣讲红色故事、创新红色体验,不断深化工会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王枫,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