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25日在浙江沿海登陆。为确保安全,上海机场在民航华东管理局的指导下,于24日晚及时调整航班运行计划,提前取消了25日当天所有进出港客运航班。曾经繁忙的跑道按下了暂停键,可机场人防台防汛的鏖战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在申工社《“烟花”走了,你真是太天真了…哪有什么“魔都结界”,有的是Ta!》推文中,一些风雨中的守“沪”者照片令人动容。在这当中,两张“机场人”的照片引人关注。日前,记者采访到照片中的主人公以及他们的所在单位,听他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从第一张照片可以看到,两名身着工作服的登机桥操作员正在加固登机桥,身后密集的雨点和呼啸的大风融合在一起,白茫茫一片。浦东机场客桥运行科副经理沈越告诉记者,根据防台防汛预案要求,当风速达到9级时,就要立即启动拉地锚程序,对机场登机桥进行加固。在台风这一特殊天气来临时,他们每小时都需要顶着风雨到停机坪风口检测风速。7月25日凌晨4时30分许,客桥操作员观测到停机坪风速不断加强,结合机场气象预报,他们立即部署登机桥系留工作,派出7个小组对浦东机场T1、T2航站楼和卫星厅南北两侧41座登机桥加以系留,照片中的主人公苏平和康君便在其列。
将登机桥停靠至两个地锚中间并将廊桥降至最低点,放下钢缆与地锚连接固定,调整牵拉松紧度,按下急停按钮,关闭登机桥,塞好轮挡,十分钟左右,一座登机桥便固定完毕。“南北两侧的登机桥刚好处在风口,当时阵风非常大,正常行走已经变得十分困难,得侧着身才能勉强前进,而大雨不仅模糊了双眼,还打湿了口罩,导致我们呼吸都有些困难。” 康君告诉记者,直到8时30分,他们才完成所有作业。此时他们还要对设备再次巡查,确保恢复航班运行时能迅速投入使用。
在第二张照片里,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加油员冒着瓢泼大雨,给一架芬兰航空客机加油,防护服被风吹得鼓起。他的名字叫吴昌泉,是浦东航油公司的一名加油分队长。7月24日受台风“烟花”影响,需要临时在浦东机场备降过夜的飞机大增,而为防止飞机被大风“吹跑”,就需要给飞机加油配重抵挡台风。
吴昌泉告诉记者,照片中这架飞机是从国外飞来,因此他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穿着防护服作业。当时是上午10时,正好是雨下得最大的时候,护目镜布满水雾,需要不停擦拭才能看清。不仅如此,大雨还导致作业车升降篮的楼梯非常湿滑,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打滑摔伤。因此,吴昌泉的每一步操作都十分小心,耗时也要比平常多出不少。
吴昌泉根据测算结果,共为这架飞机注入8万多升“压舱油”,整个过程约40分钟。加油中,他需要全程密切监控加油情况,而这全过程,都得站在雨中进行。作业完毕后,吴昌泉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瞬间,里面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鞋子也能倒出水来。
据了解,加油分队24日全天共为442架次飞机加注燃油,为58架次飞机加注“压舱油”。从26日开始,多家航司增加补班航班计划,分队又全员投入战斗,往返各自固定作业场地为飞机加注燃油,为尽快疏散滞留旅客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两张照片里发生的故事,仅仅是上海机场集团职工日夜守护机场、积极应战“烟花”的一个缩影。现在,随着台风“烟花”渐行渐远,上海两大机场航班运行也已迅速恢复。这一切,离不开这一群逆行追风的机场人守护,也离不开被迫中断行程的旅客支持和理解。上海哪儿有什么“结界”,有的是守望相助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