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白领下班后直奔茶楼

来源:劳动报 发布时间:2021-11-29 00:00




■马亚会 文/摄


红木桌椅,一壶清茶配几样甜点,听长衫旗袍唱响吴音雅韵!近日,每逢周末傍晚,豫园湖心亭的海上第一茶楼里总有弦索声声传出,不少摩登白领在下班后直奔茶楼,究竟为何?


原来,上海评弹团带着经典评弹长篇《珍珠塔》在这里开启了精华版驻场演出。久违的夜场,熟悉的旋律,引得老书迷、新观众和过往游客纷纷驻足,成为沪上文旅融合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体验:曲景融合


提前2小时抢最佳视角


周五傍晚,记者到达豫园湖心亭时,距离当晚演出还有1个多小时,但茶楼里已经有不少观众早早赶来。做好“防疫三件套”,顺着木制楼梯走到二楼,就是此次驻场演出的地点了。


记者环顾一圈发现,整个茶楼二层空间并不大,坐满不过50席位,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评弹团驻场以来几乎场场售罄,要抢到好位置基本要提前2个小时到才行。


相比书场里的长篇书目,湖心亭茶楼的驻场定价不算便宜,128元一张票。可是与许多剧场相比,这样的定价也称得上亲民。


茶楼里听评弹为何能如此火爆呢?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告诉记者,其实评弹在茶楼里演出是最适合的,过去在老城厢,11路电车环绕一圈,少说有十几家书场。此次驻场演出的地方也与评弹有着一段奇妙的缘分。“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访的时候,石文磊老师就在这里为她演唱过评弹。”


加上茶楼设在明清风格的亭园建筑中,红木桌椅,壁陈字画,宫灯高悬,古色古香,让人走入其中就能感受到一股江南韵味扑面而来。并且茶楼屹立于九曲桥池中央,这里不仅是豫园的小地标,也是老上海的标志,曲景融合,可以带给观众一种崭新的观赏体验。


有限的空间里,最前排的听众与一桌二椅的距离也更近了,只有一桌之隔,前来驻场的青年演员陆锦花笑称,“这才是沉浸式评弹,万一我肚子饿了叫一声,他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新形式:撷取经典唱段


增加现场观众互动


当然,作为申城旅游的典型地标,豫园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懂吴侬软语。如何提高观众的获得感?让大家在茶楼里听到不同以往的新内容?高博文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在曲目选择上,上海评弹团就撷取了经典作品的精华唱段,行话叫“最肉段的精粹”,演员们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排,“其中一些穿插啊,评述啊,与原先都有所不同,更紧凑也更集中了。”


在表演形式上也是突破常规,演员不仅把说噱弹唱演的所有技巧都调动起来,还不时加入几句和现场观众的幽默互动。用高博文的话说,“要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量以及对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了解,自然地灌输到演出之中。”这是此次驻场演出的难点也是亮点之一。


记者采访当天就看到了几个年轻面孔。在陆家嘴外企工作的Eileen是个标准的摩登白领,外表靓丽,衣着时尚。当天距离演出开始还有5分钟时,她和两个朋友姗姗来迟。品一口绿茶,闲聊了几句,才知道她是海派评弹的新粉丝。几天前得知豫园里开设了评弹夜场,Eileen出于好奇来听了一场,十分惊喜。“又能喝茶,又能听最具江南韵味的演出,下班后的时间也特别合适。”


新阵地:惠民+市场


传统艺术才有长远未来


新体验、新形势,为评弹这门古老的艺术打开了新阵地。陆锦花告诉记者,在湖心亭驻场演出是上海评弹团在文旅融合道路上走出的重要一步。尽管语言是一个门槛,但她坚信,喜欢海上梨园、喜欢湖心亭这样古色古香气质的观众,对于评弹艺术一样有美的感悟力。而评弹能够在多元的场地演出,也将帮助剧团进一步开拓市场、积累新的观众。


的确,过去在书场里,评弹长篇演出吸引的更多是老观众,甚至可以说是老年观众。因此,几元、十几元的票价,甚至是免费的公益评弹演出在申城社区里遍地开花。然而,评弹艺术要想长远发展,也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需要跟上时代,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用高博文的话说,“几块蛋糕都要吃好,各种观众都得服务好。”


记者了解到,此次驻场演出首开的四场书目是《珍珠塔》里的“留款园会”“赠塔惜别”“松亭联姻”“夫妻相争”。12月份,姜啸博、陶莺芸还将接档带来长篇弹词《武松》中的三回经典书目,之后还有更丰富的演出阵容和书目在湖心亭茶楼上演,上海评弹团的驻场演出计划目前已经排到了明年1月份。


新思考:助力文旅融合


驻场要走出自身特色


其实,整个2021年,上海诸多文艺院团都在尝试探索驻场演出模式。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越剧《红楼梦》等经典品牌轮番上演,在美琪大戏院、上海音乐厅、天蟾逸夫舞台、宛平剧院等剧场里掀起了一阵“驻场演出”热潮。甚至在上海之外的北京、南京、苏州等地,各种类型的驻场演出也已多点开花。


在此热潮下,上海评弹团也走出了开辟新阵地的第一步。不仅如此,对于驻场演出的长久发展,高博文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好的驻场演出应该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软实力,这样的理念已经成为文旅界的共识。而对院团来说,在驻场模式日益火爆的趋势下,走出自身特色也显得尤为重要。


高博文坦言,评弹团的驻场演出有着自己的天然优势,就是灵动,演出阵地可大可小,演出形式可繁可简,加上评弹艺术涵盖诸多流派,有着大量经典的作品,因此节目内容储量丰富,可以适应各种观众的需求。这些都让高博文对评弹艺术的未来和驻场模式的长远发展充满了信心。


而为了做好评弹艺术的传承工作,高博文也正在思索着,未来让年轻演员也加入驻场阵容。不过,在组合搭配上他还要动些脑筋,毕竟戏曲仍是角儿的艺术。“要让大家放下手机,聚精会神地听演唱,紧紧抓住新时代的观众,并不容易。反过来讲,这也是促进演员怎么样把一部书说活,演员能否应对各种观众需求的一个大考。”在高博文看来,这恰恰是评弹最灵动、最具魅力的地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