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砥砺前行

来源:劳动报 发布时间:2021-05-25 00:00

名师风采





卢起升,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年度教育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代表著作《增效减负高中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操作》、《成就男生》等,该两项成果分别获得201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和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他是一位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者和探索者,37年的教师生涯,18年的校长经历,他将毕生心血倾注到教育事业中。从立德树人将核心价值观根植到学生心灵中,到探索男生教育规律,在全国率先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其创造性的成果,填补了高中教育多样化空白,将男生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成就男生



首创“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



1962年出生于上海的卢起升,1984年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开始了他的教学人生。先后在上海师范高等专科、黄浦区教育学院任教。2003起年担任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书记),2017起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校长。



成就男生,是他教学生涯中最有成效的创新实践。如何探索男生教育规律,提升男生教学水平,卢起升校长敢于直面难题,凭着创新勇气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职业敏感,发掘男生学习、思维和人际交往等特质,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市八中学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具有破冰意义的大胆尝试——“男子高中”的实验。



2012年3月,“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的设想正式向社会公开,反响热烈。第一年向全市招生2个班60名男生,目前已连续招生9届24个班,近600名男生在“清一色”的男生班里得到锤炼和成长。



卢起升校长为男生班确立了“忠诚、责任、独立、睿智”四大目标品质,以充分发掘男生的潜能,扬长补短促进其个性成长,磨砺其人格修养。他潜心研究男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他自主开发《理性经济人的基本要素》课程,以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哲学思维影响男生,成为男生喜闻乐见的拓展型课程。



男生班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心血。开学晨跑的第一天,近一千米的“长跑”把男孩子们累得七歪八倒,班主任焦急地请求减少跑程。卢校长陷入了深思,但未“松口”,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学校设计了循序渐进的“三段式长跑”,第一段是昂扬斗志喊口令,第二段是从容步伐齐并进,第三段是你追我赶争第一。这个创意不仅帮助学生坚持科学晨跑,更给男生晨跑注入了快乐的元素。晨跑俨然成为上海八中一道帅气的风景线。经过3年晨跑毕业的男生,长跑已成为他们的终身习惯。



卢起升为男生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创设了有利于男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发掘了男生学习潜能,为男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男生班同学组成的团队参加了DI创新思维大赛,荣获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直接晋级全球总决赛;由男生班同学组成的团队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环境科学类别的比赛,荣获全市一等奖,并获世界英才奥林匹克大赛获银奖。男生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担任班干部的比例明显高于同类高中毕业的男生。创办男生班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正在进一步显现。



增效减负



探索高中教育模式



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卢起升清醒地意识到,高中阶段是构建价值标准的关键期,他十分注重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过程中,让劳模精神和劳动光荣根植于学生心中,在学生脑海中植入偶像的种子,通过人生的风雨,让种子发芽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作为高中校长,卢起升更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将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他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有“上限”与“下限”,学校“增效减负”的目的就是:“要使更多学生逼近上限,尽可能使所有学生不破下限”。而如何做到不破下限,就是要整合学校资源,养成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对自我学习担起责任;而逼近上限,就要通过设置丰富的课程,优化组合的实施过程,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发现兴趣和潜能,激活其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具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逼近上限”就会自然发生。



4年前,转任大境中学校长,他将“学校精神与学校办学过程”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在传承的基础上提出了“勇争一流再出发的愿景目标”。根据“健康第一、外语见长和厚积素养”的办学主题词,充分利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上外先修课程、高级口译、拓展第二外语课程、增设PDL英语实践课程和现代科技应用等课程,持续丰富学校课程体系的内涵;采用高中课程组合式构建的策略,持续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和提升教学质量。



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知行合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卢起升以终身做一名教师而备感自豪,他认为教师职业的光辉在“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家庭”中得以体现,他享受着职业带来的快乐。他是一位“知行合一”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中国教育梦,砥砺前行。



文/孙明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