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户外寒风瑟瑟,草莓大棚里却暖意融融。不同品种的草莓陆续成熟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尝鲜采摘,在一颗颗草莓的背后是种植户的辛苦付出,正是这种付出给小康生活加了甜。
走进草莓大棚,绿意盎然中,点缀着红艳艳的草莓,草莓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漫步大棚,草莓地里,一个个红彤彤的草莓鲜嫩欲滴,十分惹人喜爱。放眼望去是收获的喜人场景。
记者梁婷:这里是位于泗阳县的刘桥草莓园,一共种植了30亩的草莓。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大棚里种植的草莓品种叫做宁丰。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上市的时间比较早,我们来尝一个看看,果香浓郁,非常好吃。
从11月中旬开始,草莓陆续开始成熟,不少市民趁着好天气到田间采摘新鲜草莓,尝鲜的同时,也感受了田园风光和收获的乐趣。
市民陈诺:每年冬天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来摘草莓,刚刚品尝了一下,这个草莓又大又甜,特别好吃。
由于今年播种的比较早,草莓比去年提前一周左右上市。因为这几天才刚刚上市,价格偏高,采摘价是60元到70元一斤。
种植户印野:我们每年是从八月底开始种植草莓,大概在十一月初的时候,早熟品种就已经上市了。早熟品种的产量比较低,大概每天也就在一百多斤。到十二月份,以红颜为主的品种上市的话,每天的采摘量在一千多斤。
30亩大棚的草莓每年的销售额在100万元左右。草莓园的主人是夫妻档,八年前从宿迁来到泗阳,承包土地种植草莓。如今,他们的生活也和这草莓一样红彤彤、甜蜜蜜。
种植户陈婷:2012年的时候是(在宿迁)种植三亩地,后来种好的,就来泗阳这边。当时也是种十几亩地,有十五六亩,后来发展多一点,就是越来越多,就是三十亩地。我们还希望把那边一直扩到边,明年还要在泗阳种30亩。
起初,草莓种植品种单一,也曾因为保暖措施不当,亏损过。夫妻俩吃一堑长一智,一路摸索一路前行,外出学习充电,尝试增加种植品种。现在,园子里有早熟品种宁丰,有大众熟知的红颜,还有高颜值的淡雪等六七个品种,可以满足不用人群的消费需求。
种植户印野:错开了采摘期,用工量也错开,上市时间比红颜早将近一个月,就是说抢占市场吧。
因为吃过亏损的苦,从那以后的每年冬天,对于大棚的保温措施,夫妻俩都是提前做好,做细。
种植户陈婷:要把这个二层塑料布,三层塑料布都要上好。温度如果不注重的话就会影响草莓的产量,产量就会减少,也会受冻,一般情况下,白天最好是25度,晚上的是10度到8度这样都可以的。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娇弱的草莓尤其需要精心的呵护。在肥料的选择上,也是特别考究的。
种植户印野:像我们家草莓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地草莓要下到将近十吨有机肥。没有下有机肥的就是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的奶油草莓,虽然说品种是一样的,但是口感根本就吃不出来奶香味,像我们这个红颜草莓就是口感特别农,奶香味特别大。
辛苦小半年,迎来了丰收的美好图景,采访中,夫妻俩坦言,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付出总能看到收获。其实,小康生活在每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中,或许过程有点苦,但是苦中作乐,收获甜蜜的时候一定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