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3亿元,上半年本市减税降费措施成效显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邵未来 发布时间:2019-08-07 13:45

摘要: 931.3亿元,上半年本市减税降费措施成效显著

2016年至2018年期间,上海三轮措施累计为实体经济减负超过3000亿元。2019年,本市统筹提出七方面了15项减负举措。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据税务部门统计,本市上半年已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31.3亿元,减负措施成效显著。


 具体来看,小微企业多税种联动普惠性减税成效显著。从企业所得税来看,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以内实际税负仅为5%,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实际税负仅为10%,同时放宽了资产总额、职工人数等标准规定,适用的企业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增值税来看,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月度销售额提高到10万元;从地方税费来看,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按50%的幅度减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六税两费”。


上半年,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新增减税59.2亿元,其中民营(含个体经济)减免税额为45.6亿元,占全部小微普惠性政策减免税额的76.9%,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为促进企业持续经营、成长壮大提供了发展动力。


深化增值税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将原16%的增值税税率降为13%,原10%的增值税率降为9%,同时在部分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实行进项税额加计扣除,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本次增值税改革大幅度降低了各行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


其中,制造业减税效应显著,4-6月减征增值税66.7亿元,减税效应通过价格机制由产业链条层层传递到下游企业,下游企业采购支出成本降低,从而实现全产业链普遍性减税,有力激发了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例如,上半年本市生物医药总产值同比增长7.6%,新能源汽车总产值同比增长6.7%。同时,服务业发展动能也在加速显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2%,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此外,个人所得税改革红利全面释放。个人所得税分两步走改革顺利推进落实到位,在去年10月份实施调增税前扣除额(即“提高起征点”),调整税率结构等政策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推进落实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纳税人可按规定扣除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支出等项目。中低收入者个税负担降幅最为明显,月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个人需要缴纳的税收减少了,意味着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对进一步激发内需、提振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在充分推进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的基础上,市财税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实施自主创新改革,降低现行部分税费征收标准,持续拓展企业减负空间。主要包括:将车船税税额标准降低至法定最低水平、将房产税原值减除比例由20%提高至30%、将我市一至五级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降低50%;据市税务部门统计,上述政策上半年为企业减负20.8亿元。


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措施,在地方权限内按照50%幅度顶格减征小规模纳税人涉及的“六税两费”。


按照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顶格减按50%征收我市地方文化事业建设费。


在降低企业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的同时,本市继续深化推进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清理规范。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931.3亿元,上半年本市减税降...

“7×24”自动监测、“T+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