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湖南郴州大头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续发酵。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信息,要求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严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违法行为,责成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
“倍氨敏”不是奶粉
而是固体饮料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经媒体调查发现,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实际上,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据披露,这些幼儿在体检时被诊断为牛奶过敏,医生因此建议家长购买氨基酸奶粉给孩子食用。家长们随后去郴州爱婴坊母婴店买奶粉,经导购员强烈推销,最终购买了“倍氨敏”这款产品。当有家长对产品包装上的“固体饮料”提出质疑时,导购声称“倍氨敏”是店里最好的奶粉,也是最畅销的,许多过敏宝宝都在吃。
这一“新大头娃娃”事件震动家长圈。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将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奶过敏儿童,虚假宣传特殊功能,涉嫌消费欺诈。
据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委宣传部通报,“大头娃娃”假特医奶粉涉事厂家为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5月13日,相关媒体从该公司官方客服了解到,涉事产品“倍氨敏”已于去年停产,目前公司已介入事件调查。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违法营销食品
总局展开专项整治
劳动报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称,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严厉打击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特殊形态或包装形式的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整治对象包括: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获证类别为饮料、糖果、果冻、代用茶、茶制品、其他酒、蜜饯、水果制品、水产制品和其他食品的食品生产者及委托生产者。
整治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备案的特殊食品。
根据《通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自查,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48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已通过注册审批
根据食品安全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在我国实行严格注册管理和出厂批批检验,质量安全有保障。消费者选购婴幼儿食品,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选购合适的产品。
5月17日,劳动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批准注册清单》,截至2020年5月13日,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审批的配方食品有48个。其中,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儿童的有29个,包括无乳糖配方6个、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5个、乳蛋白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3个、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11个、婴儿营养补充剂3个、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1个;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有19个,包括全营养配方15个、非全营养配方4个。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示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的一类特殊食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照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注册审批管理。消费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查看标签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注意适宜人群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