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稻浪,新米飘香。连日来,沪郊各涉农区“国庆稻”陆续开镰。自9月24日起,来自上海9个涉农区及光明米业、上实现代农业的12个品牌上海新大米正式上市销售。
国庆节期间的新米,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鲜、优、早”——从采收加工完成到摆上货架更快速,味道更“鲜”;“优”选本地大米,种植过程严控品质;精选上海早熟水稻品种,比北方大米更早上市。
水稻是上海郊区唯一主栽的粮食作物,多年来,地产大米生态要素汇聚、内在品质卓越,逐渐形成优良安全品质、独特食味口感的独特印记。
据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今年全市域内水稻种植面积达135万亩,主要以晚粳类优质稻为主,部分为早熟国庆稻品种,种植面积近3万亩,全部为产业化生产,品种以“松早香1号”“沪早香软1号”为主,产出的大米口感软糯、富有弹性。
从2010年起,上海的水稻种植就主张绿色生产,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受梅雨季节影响,水稻的抽穗期推迟了两三天,不过因出梅后有连续高温,成熟期反而提前,每亩产量约在900斤左右。
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黎明介绍,上海地产稻米品牌的建设已经越来越有影响,松江大米、崇明大米、青浦薄稻米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区域品牌。从稻米生产环境来说,上海郊区土地呈弱碱性,而且冬季休耕,一年只种一季,以此保证稻米的质量。
那么市民们能去哪里买到新米呢?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地产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上海早熟新大米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提高市民体验,2020年上海早熟新大米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建立产销对接平台,同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业态、新模式进行销售。
即日起 ,上海9个涉农区以及光明米业、上实现代农业12个品牌的上海早熟新大米在盒马鲜生线下全部52家门店、盒马APP、拼多多搜索“沪农优品馆”、鱼米之乡体验店及微商城等渠道及平台销售,这些大米具有绿色食品或者有机农产品认证。线上销售的同时,线下门店还将开展试吃品鉴体验活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亲自去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