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上海牌”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成功调试下线,取名“骐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徐巍 发布时间:2020-10-09 15:43

摘要: 此次“骐跃”盾构的研发制造,正是针对超长距离、大埋深、复杂地层等量身定制的“超级武器”

10月9日上午,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发制造的超大直径盾构“骐跃号”在位于浦东的国产盾构研发制造基地成功调试下线,不仅标志着该台盾构的应用工程——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攻克了一大重要节点,也标志着国内高端装备制造板块中,“上海制造”品牌再一次被打响。


为“超级工程”量身定制的“超级武器”


据悉,“骐跃”盾构是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匠心打造的超大直径泥水气平衡盾构,整机总重约为3200吨,总长约为99米,其中主机长度约为16米,刀盘切削直径达14.05米,最大推进速度为60 mm/min,自主研发五大核心专利技术,可让“巨无霸”在隧道掘进中实现灵活转弯,最小转弯半径为 520 米,并适应于隧道坡度 6% 的掘进施工。它是首台应用于上海市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超大直径盾构。


同时,“骐跃”盾构也是首台服务于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的盾构。该工程起于虹桥机场站,经七宝站、华泾站、三林南站、张江站、度假区站、浦东机场站、规划T3航站楼站,止于浦东新区上海东站。全线长 68.6 km,其中地下段总长 56.7 km(含盾构区间 49.7 km),桥梁段总长 8.0 km,路基段总长 3.9 km。主要承担两机场间及城市内市域客流,并兼顾浦东新区与长三角近沪地区之间的城际客流。


此次“骐跃”盾构的研发制造,正是针对机场线项目——超长距离、大埋深、复杂地层等——量身定制的“超级武器”,对助力工程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产盾构“形状”与“尺寸”的进化时


始建于1965年的上海隧道,是中国最早开展盾构法隧道技术研发和施工应用的专业企业。



2004年,依托于当时国家“863”计划项目,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研制出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先行号”;2009年,研发制造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直径为11.22m的大直径泥水盾构“进越号”并成功完成打浦路复线隧道工程;同年,首批自行研制符合英标的Φ6.64m复合铰接式盾构,进入新加坡市场,开创了国产盾构批量销往海外的先河。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很早便开展了“异形掘进机”和“微开挖技术”的研发与探索,致力于减缓城市建设的“阵痛期”。


2015年,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研发制造了国内首台类矩形盾构,通过对掘进断面的改变,从传统的圆形变为类矩形,实现了地下空间的集约化使用,并连续成功应用在宁波、杭州等都市核心和老旧城区。


2019年,在上海市中心,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利用国内最大断面的矩形顶管机,在“不封路、不占路”的前提下完成了轨交14号线静安寺站的车站建设。此项工艺为国内首次应用。


从圆形到矩形,从小型、大型到超大型,从中国到海外,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始终以满足工程需求为导向,以保护人民利益为宗旨,通过科研、实践与探索,助推地下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寻求地下空间建设的最优解决方案。建设美丽城市,守护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台“上海牌”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成...

投身鄱阳县、景德镇等抗洪一线,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