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统计局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01.9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可喜的是,第三产业增加值20237.33亿元,由上半年下降0.6%转为增长0.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4.1%。
第三产业率先“转正”
市统计局表示,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市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经济增速继续稳步回升,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企稳向好的态势。
从全市经济主要指标的表现看,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0.3%,降幅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收窄2.3个和6.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7%,上半年为下降0.6%。
市统计局指出,服务业稳步恢复的态势十分明显。其中,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前三季度,全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增长18.6%。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23.9%,其中股票、基金成交额分别增长46.9%和50.7%。
房地产市场成交也稳步恢复。据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二手存量住房成交面积分别增长9.4%和14.3%。
此外,接触式聚集性服务业逐步恢复,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会展旅游、商务服务等行业信心恢复,前三季度批发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新设企业数分别增长27.5%、26.5%和7.0%,9月份全市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回升至57.1%。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4.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4个百分点。
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5%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从两大分类看,消费品价格上涨3.6%,服务价格上涨0.6%。
随着各项保供稳价措施显现成效,市场供应快速恢复,全市食品价格涨幅有所回落,有效抑制了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二季度以来,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幅逐月回落,回落幅度逐步收窄。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生活必需品类零售额稳定恢复的同时,改善性消费品类商品零售额却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化妆品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9.5%,金银珠宝类增长18%。线上消费增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市网上商店零售额1793.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2%,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消费稳步攀升,居民的收入也实现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在全市稳就业促发展工作扎实推进,以及基本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上调等积极因素的有力支撑下,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5%,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4%
随着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的实施,全市就业市场基本保持稳定。三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4%,与二季度持平,在全国保持较低水平。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91万人。
市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全市出台并落实了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促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意见及配套政策,全力做好援企稳岗工作,完善特殊时期就业政策服务体系,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截至9月底,全市就业人数为1037.8万人,同比增加8.8万人。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4.37万个,完成全年目标的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