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全程可追溯,雷允上西区煎膏中心新址落成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0-12-13 17:08

摘要: 雷允上西区2011年率先制定上海市中医药行业第一部企业《膏方定制技术标准》,2019年获“上海品牌”认证。

清一色来自黄山的男药工、每料膏方有专属的身份识别二维码、304食用级不锈钢……获得上海品牌”认证中唯一一项中医药传统服务的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近日落成的煎膏中心新址正式投入使用。


冬至渐近,又到进补时节,升级改造后的雷允上西区煎膏中心保留了大部分传统煎膏工艺,产量比以前提升3倍。


雷允上西区煎膏技艺第四代传人余晟介绍,此次升级改造后的煎膏中心实现了全网络覆盖和全流程管控,每一料膏方从进车间到出车间都会有专属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工作人员只要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通过“雷允上膏方APP”后台确认该料膏方信息正确、加工工序规范、制作标准符合规定。



比如在膏方定制加工标准中规定药料的浸泡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查看浸泡时长,不足时间则无法进入下一道工序。


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因此一料膏方的熬制工序及技艺都非常考究。


余晟告诉记者,“一料膏方的熬制要历经十余道工序,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可能都会影响最终膏方的品质。如今的膏方加工也早已不是仅凭经验手艺的时代,更高的标准化、更严的规范化极为有效地保障了膏方质量。”


(师傅们正在煎药)


煎汁时,药料要有两次不同时长的加压,分别取头汁、二汁;


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细料要单独加工,双人双监,确保煎汁不出错,其药渣需装袋返还给顾客;


收膏时一个锅子中熬一料膏方,收膏后需彻底清洗;


搅拌收汁时,师傅用竹棒向上挑起药汁,直至看到“扯旗”或“滴水成珠”才算熬好收膏。


记者看到,一口紫铜锅的重量在7公斤左右,收膏后需要药工直接举起锅子将熬好的膏倒入罐子中,除了技术活对体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所以,这些师傅都是我们特意从黄山聘来的,清一色男性,大多原来在黄山制药厂工作,最短的也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 余晟介绍道。

摄 影:陈烺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膏方全程可追溯,雷允上西区煎膏中...

今年前三季度有111家首店落户静...

市集、主题展、特色餐饮、健身娱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