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7日,腾讯对外发布腾讯防疫健康码一周年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用户超10亿,累计亮码次数超240亿,累计访问量超650亿次,是全国服务用户最多的健康码。同时,报告指出,中国10亿网民几乎人手一个健康码,其中30-39岁的年龄段用户占比最高,上午8点的上班早高峰有800多万人使用健康码,是最多用户同时亮码的时段。腾讯防疫健康码为民众的安全出行提供了坚实防护。
一年前,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健康码的城市,背后依托的正是腾讯防疫健康码解决方案。随后,腾讯防疫健康码在北京、广东、四川、海南、湖北等超过20个省级行政区陆续上线,覆盖400多个市县,点亮了全国各地的便捷通行之路。
在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健康码已成为出行必备工具。但对于不会操作的老人来说,健康码却成了阻碍他们出行的一座“大山”。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指出要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要求之一便是坚持适老化原则,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
对此,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迅速反应,用实际行动让健康码“适老爱老”。
首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深i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推出了“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助查人员在该功能中输入相应身份证号,即可为老人、儿童进行健康状态查询。
此外,“四川天府健康通”微信小程序推出“离线码”功能,支持下载打印纸质“离线码”,老人、儿童可随身携带,在7天有效期内使用。而广东省基于粤康码升级打造的“健康防疫核验系统”也在交通站场、医院、商场等服务场景推广使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刷身份证进行出入登记和核验健康码(粤康码)服务,为不会使用健康码的老人提供了便捷服务。
数据显示,健康码适老化相关功能已覆盖全国至少3000万老年群体,在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同时,进一步助推了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