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数字人民币app,选择付款码,直接扫码就能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十分方便。
近日,央行的数字货币在沪进行内测试点,记者通过兑换码注册下载后发现,数字货币的运用场景和使用方式与时下主流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基本相同。除了二维码付款、收款外,甚至还可以实现“碰一碰”功能。只要碰一碰商家的标签,就能完成识别付款。在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合作银行中,目前可以选择的有工、农、中、建、交和邮储银行等六大行。
事实上,进入2021年后,央行数字货币正不断加速落地试点的脚步。此前,央行称,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展开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而春节前,北京、长沙等地也已先后展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有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地区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一些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试点将有所加快,试点应用的场景将进一步增多。
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少军表示,从未来社会发展角度看,任何货币都必然走向数字货币的形式。从促进人民币国际流通、促进公众支付结算习惯逐渐改变的角度看,发行数字人民币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它的主要目标更侧重于解决长远发展和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
他表示,数字人民币的流通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认证中心认证、登记中心登记。即使运营系统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论证、登记信息,且即使出现安全问题,按照现行制度也应由运营机构承担先行赔付责任,因此,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说,就个人用户而言,数字人民币采用可控匿名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查询追踪交易记录,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无法查询交易信息,可以真正实现点对点交易,即时实现货款两清,也有助于保护个人交易信息和隐私。“同时,以法定数字人民币逐步替代纸币,可以有效节约纸质货币发行的设计、印制、发行、回笼等成本,有助于降低货币运行成本。”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数字人民币还处于测试阶段,可以试点应用的场景并不多,使用用户也不算太多。有消费者表示,如果新的支付方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自己也很难有动力去重新下载、学习新的支付方式。对此,业内专家也认为,数字人民币的普及还需要较长的时间铺垫。
刘少军认为,我国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流通还处在测试阶段,通过测试检验新的网络支付结算技术的成熟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支付结算技术,并比较各种可能的技术路线。同时,也为将来在各领域的应用创造条件。“按照规划这个测试过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待某种技术路线完全成熟后再全面使用,且将来可能是同时使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同时流通数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