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匠心|别只看花!这些大树们拉出的绝美“林冠线”,决定着花博会的线条和韵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1-05-27 17:34

摘要: 花博会的主角是花,但苗木却是骨架。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配。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期间,人们以“花”为景,纷纷留下到此一游的倩影。不过,当人们感叹鲜花美艳、景色迷人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鲜花成景的背后,少不了花博园内成千上万棵苗木的搭配、映衬和支撑。



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光明集团资管公司第二事业部副总经理诸伟琦的话来说,“花博会的主角当然是花,但苗木是整个花博园的‘骨架’,我们的工作就是用这些树将园区的天际线、林冠线给撑起来!”


(花博会期间诸伟琦正对雨中的苗木进行勘察)


光明食品集团旗下资管公司是花博会苗木产业组主要负责方,承担花博园乔木的全部种植、养护工作,诸伟琦是此次花博会苗木组的现场负责人。


他告诉劳动报记者,在前期花博园的景观绿化设计中,苗木的种植方案是完全配合着不同的花卉景观区而来的,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花卉品种、不同的空间位置,所用到的苗木各不相同。


(花博园内的榉树)


比如,在花博园区的“一心”(花博会核心区)、“一轴”(主题演绎轴)上,这里作为花博会的主干道主入口,我们因此在两边采用了榉树,“榉树的是树型是向上的,挺拔正气,寓意也好。它的平均高度达到10-11米,在主轴上种植就像仪仗兵列队似的,能够把花博园的高度‘拎’起来。”


诸伟琦向记者解释,苗木可以带动出所在景观的整体氛围。把握苗木的竖向,树形边线通过不同层次的种植,及对地形的合理利用,可以使林冠线有竖向的节奏变化,在花博园内形成植被的韵律美。


在园区外环的光明路上,总长约五公里的这条环形路周围,种植的是黄山栾树。


“黄山栾树的枝条在秋天会变色,变成粉色,”诸伟琦说,花博园中的苗木设计也会考虑到色叶树和绿叶树的搭配,比如有红枫、国槐、银杏、樱花树,还有黄山栾树等,这些树都是带有不同色彩的,保证园内一年四季有变化不同的景色搭配。


(花博园内的丛生乌桕)


另外,园内的苗木种植还考虑到了“常绿”和“落叶”的搭配。“常绿”是指树在一年四季中都是绿的,比如香樟树、桂花树;而“落叶”是指那些在冬天叶子会脱落的树种,“虽然说花博会的会期是42天,但花博园的园林设计还是要考虑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不能到了冬天一眼望去都光秃秃的。”他说。


在花博园的一些主题景观内,比如玉兰园,为了搭配所展示的20多个品种的玉兰花,种植的苗木就为玉兰树。


而在西南拓展区的梅园中,以不同品种的梅花为主,诸伟琦及其团队点缀以高矮胖瘦不同的乔灌木,形成组团或连续或断续的组合,前后呼应,彼此为背景。“梅花树的高度不高,因此我们要考虑高层次的乔木、中层次的灌木以及地被的错落搭配。”


(花博园内的梅花树)


此前,诸伟琦带领团队还负责了改良土壤、选苗种植等大量前期工作。去年夏天,诸伟琦带领团队从南到北走遍全国,为花博会引入玉兰、枫杨、合欢、栾树,榉树,朴树等多个树种。目前,他与团队每天还肩负着园内7万株苗木的养护工作。

摄 影:叶赟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花钱|意不意外?花博会里的最新爆...

花博匠心|“可以吃的鲜花”是如何...

平均网速1G,最高3G!记者实测...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