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晚,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在上海浦东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表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在构建审核注册机制方面,建立了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机制,实践效果很好。平均来看,科创板审核过程用时156天,接近境外成熟市场。
刘绍统表示,在科创板开板两周年之际,本次浦江夜话讨论“注册制改革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应该说恰逢其时。两年来,在证监会的领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秉承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理念,践行尊重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改革取得较好效果。
他说,截至今年5月底,科创板已累计上市企业282家,IPO融资金额3600多亿元,总市值近4.1万亿元,占同期上海市场IPO公司数量的64%,融资额的61%,总市值的8%。
在完善市场结构和定价机制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创板的投资者结构、市场化定价等方面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趋势。从投资者结构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正在逐步提升。2021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占科创板市场交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5%,公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科创板公司的流通市值占比近40%,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沪港通等广泛参与科创板市场的投资。
从市场化的定价来看,注册制将发行定价权交给了市场,建立了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化询价、定价和配售机制,支持发行人采取战略配售、超额配售选择权等差异化业务安排,形成定价约束。同时,在二级市场交易机制方面,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基础上放宽了涨跌幅,完善了多空平衡机制,促进了市场合理定价。在形成科创投融资生态方面,注册制改革助力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创投机构进一步发挥出科创投资的引擎作用。目前,90%以上的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的支持,投资规模近1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