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周年,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31亿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1-08-18 12:59

摘要: 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出的任务90%已完成。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8月18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介绍了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年以来制度创新总体情况。会上介绍,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出的任务90%已完成。国家、市、管委会累计出台各类政策190余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0多个,全面系统集成改革创新的成效逐步显现。


基本形成“五自由一便利”体系框架


今年8月20日是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两周年。两年来,基本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


投资自由方面,推动金融等领域进一步开放,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商业理财公司、首家外商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落户;在全国率先试点强化竞争政策;率先探索国际化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启动金融法治试验区建设。贸易自由方面,设立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构建全新的“六特”海关监管模式,成立离岸贸易监测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上线离岸贸易与国际金融服务平台。今年1—6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56.7%。


资金自由方面,在全国率先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户,率先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一次性外债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等试点。运输自由方面,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际船舶登记管理规定》,目前已完成10艘船舶登记注册。


人员从业自由方面,率先探索电子口岸签证,推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外籍人才长期及永久居留政策,放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条件限制,开设工作和居留许可“单一窗口”,实行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备案、开放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等政策。在全市突破实施缩短“居转户”年限并放宽评价标准、管委会直接推荐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自主制定技能人才引进目录、人才购房政策定向微调等政策。揭牌至今,301家用人单位纳入“居转户‘7转3’单位清单”,597家用人单位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清单(含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总量突破8.2万人。


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引领作用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市政府各部门和浦东新区、奉贤区的支持下完成两批1170项行政事权的承接工作,今年新增下放一批事权已基本完成意见征询。截至7月底,行政许可办理8724件、行政确认办理5979件、行政奖励办理171件、行政征收办理99件、行政处罚101件、行政检查741件、其他事项办理749件,总体办件量较下放前增加50%以上。


同时,全面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集成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打造“一业一证”+“证照联办”的准入准营高效联动办理模式。截至7月底,新增企业4万余户,同比增长60%;注册资金增长约6700多亿元,同比增长3.1倍。并实现自建审批系统的事项100%全程网办,截至7月底已为企业提供409件全程网办服务,企业登记注册的全程网办比例已达83.1%。推出免审事项清单,持续推进“一件事”业务一次办成。


回顾过去的两年,临港新片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31亿元;预计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9亿元。2021年1—7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90亿元,两年累计增长136.8%,两年平均增长53.9%;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7.9亿元,两年累计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38.2%。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争取形成更多突破性、引领性改革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9家总部在上海的企业入围世界50...

手工夹层巧克力、高端限量红酒……...

WAIC话题|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