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工会密度”对区域技术创新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1-11-19 13:49

摘要: 工会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议题。

工会在现代经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研究了工会对工资、就业以及其他重要经济变量(如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等)的影响。虽然已有研究有较为充分的证据支持工会对工作场所结果的作用和影响,如工会对工资有显著影响、工会减少员工的离职率等,但有关工会对技术创新这一重要方面作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企业对技术采纳和研发的投入

将受到工会的影响


创新不仅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更是中国转变增长动能、实现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工会对创新技术的影响通过改变企业对技术采纳和研发的投入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因而,工会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议题。


随着中国工会快速发展,工会的组建率、会员数以及职工入会率等都迅速提高。


2019年中国工会基层组织数为261.1万个,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职工人数为29412.8万人,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的会员人数为28317.8万人。中国工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会组织,因此,研究中国工会对经济活动尤其是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尤为必要。


本文基于省级层面探讨中国工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重点分析中国各地区工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省际差异。本文使用2001-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发现,工会密度对区域技术创新活动及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会能积极推动

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


具体来看,面板实证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工会覆盖密度(工会密度)对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即技术创新活动及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本文使用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工会密度会对各省的技术创新水平依然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本文发现工会覆盖密度和技术进步之间的确存在空间相关性。为此,本文采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工会密度与省际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检验,回归估计依然支持工会密度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的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工会的特点和状况,与西方工会不同,中国工会的一些特性减少了对技术进步的阻碍。而且,中国的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代表和保护工人的权益,具有较强话语权的一面能够鼓励和促进组织的创新。


基于本研究显示的中国工会对区域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实践中应该鼓励各级工会通过直接参与等各种方式,在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继续积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提升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组织的技术创新,进而推动地区和社会的技术进步。同时,建议加强各省份之间工会层面的技术交流和创新活动的开展,通过区域间工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外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各地区技术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还存在不足,进一步研究工作应该利用微观数据和案例研究来更好地揭示中国工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比如,可以比较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工会对创新和技术的影响。此外,在分析中,还应该考虑和控制其他因素如市场状况、组织的管理情况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尤其是工会在其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原作者:谢倩芸,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钱晓烨,四川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工会卡发卡量已突破520万张...

后疫情时代,企业和员工如何寻新机...

哪些政府配套举措有待提升?政策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