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年度消费趋势盘点:“后浪”消费趋理性,国潮与新品有大市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1-12-28 17:43

摘要: 电商年度消费趋势盘点:“后浪”消费趋理性,国潮与新品有大市场。

日前,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消费趋势盘点报告》显示,包括智能类、潮流类、健康类等产品在内的个性化消费产品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95后”的“后浪”们则成为个性化消费的主流人群。调研数据显示有59.6%的年轻人的消费态度呈现“只买需要的”理性趋势。


年轻人呈现理性消费


个性化消费的火热,展现了消费升级蕴藏的巨大潜力,也为企业开启了大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个性化产品成交额增速超过60%。智能个性类产品中,智能餐桌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倍,智能公仔、智能晾衣机等成交额也分别达到195%和116%;潮流个性类产品中,潮流盲盒成交额同比增长达178%,其中95后购买盲盒类商品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达580%;健康个性类产品中,家用洗地机成交额同比增长458%,健康秤的成交额同比增长也达到了122%。


拒绝“精致穷”,做理性消费的“后浪”。 如今的年轻消费者有着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消费需求,Z世代人群步入社会后不仅消费能力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逐渐上涨,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整体来看,年轻人在消费方面明确呈现理性消费的特征。调研结果显示,年轻人消费态度上,有58.6%的消费者选择“只买需要的”,有18.6%的消费者选择“在可承受范围内随心购买”。从消费趋势上来看,“后浪”消费金额占比高的品类为兴趣生活类、疫苗服务类、游戏/视频服务类,这三个类目中95后的占比都超过了40%。“后浪”消费金额增速快的品类上,疫苗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达473%。同时生活服务、节庆食品/礼券、鲜花、汽车服务、游戏/视频服务、体育用品,这些类目的成交额同比增长都超过了50%。


国潮消费热潮升温


国货消费热潮持续升温,“种草”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报告显示,中国品牌商品销量占比超过70%,从手机、电脑数码等满足个人兴趣类产品,到健康服务、家居日用等家庭消费型产品,国货正在多元快速发展。中国品牌成交额占比增速上,一二线市场增速高于下沉市场。同时,产品的创新也吸引了更多新人群加入到“国品”消费中来,Z世代人群中国品牌的消费占比提升超过4%,新中产人群的人均购买件数同比增长超20%。首次购物的新用户,他们购置的第一件商品主要覆盖家用电器、电脑办公、手机通讯、数码、食品饮料等品类,但也有不少消费者首次购选择的品类是家庭清洁/纸品、医疗保健、服饰内衣等品类的商品,新用户选择的品类更加丰富多元。


网红经济乘风破浪,创新研发、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都要深耕。报告显示,网红商品总体销量同比增长超40%,人均消费金额同比提升20%以上,网红宝宝零食、网红蚊帐、网红手机支架的销量同比增长都超过10倍。从细分品类来看,网红饼干蛋糕、网红休闲零食和网红肉干肉脯成为销量排名前三的细分品类,以“日式小圆饼”、“毛巾卷蛋糕”为代表的网红饼干蛋糕占比最高,达11%;以“益生菌山楂”、“巨型零食”为代表的网红休闲零食占比达7%,以“即食鸭脖”、“猪肉脯”为代表的网红肉干肉脯占比达4%。


新品类成消费增长新引擎


调研数据显示,在面对新品及新品类时,约有四分之一的消费者愿意马上尝试;有49.7%的人认为“满足了自己很大部分的需求或核心需求”;57.3%的人则认为“有一些我没有想到的功能,很惊喜,觉得细分的新品越来越懂自己”。报告显示,京东新品的发布数量和销量同比增长均达50%,食品饮料、家庭清洁、玩具乐器、医疗保健、电脑办公成为新品占比TOP5的品类。新风空调、扫拖一体机器人、功能型电饭煲、巴氏奶、植物基食品等成为热搜词,越来越多的智能、健康型家居新产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新兴品类也在“平台+品牌”协同效应下处于快速扩张期,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力。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落地浦东张江的上海数字交易所,是...

上海数据交易所今日揭牌成立,20...

寒潮来了,秋裤网购成交量增15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