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报记者获悉,近日,毕马威中国发布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下半年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约17.7万亿美元,以美元计较2020年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英国的经济总量。全年经济累计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也推动我国人均GDP在2021年达到1.25万美元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银行对高收入经济体的定义(2021年为12695美元)。报告指出,中国有望在今年正式迈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这将使得全球高收入经济体的总人口实现翻倍,从当前的12亿人增加至26亿人。
2021年四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0%,受基数影响,较三季度4.9%的增速有所放慢。剔除基数因素,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速为5.2%,高于三季度。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例如,传染性更高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在全球传播、高通胀促使发达经济体加速货币政策收紧、国际供应链持续紧张等,我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但我们预期在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经济将继续复苏,2022年实现5.2%的增长。“
生产方面,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与疫情前增速基本持平。从需求端来看,消费复苏依然较慢,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4.0%,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居民消费意愿较疫情前也仍有较大差距,短期内消费复苏节奏依然会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但从长期看,就业市场和居民收入状况的不断改善,将支持消费持续回暖。
投资方面,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速为3.9%。在投资的三大支柱中,制造业投资稳步回升,但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较前几年增速放缓。其中,工业企业利润快速增长,推动了制造业投资的改善。2021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5.4%,较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柱。
进出口保持强劲。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6万亿美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30.0%,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中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和严格的防疫政策,继续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为国内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展望未来,随着发达经济体消费复苏逐步由商品转向服务需求,叠加高基数的影响,预计2022年我国出口增速将放慢,但整体依然将保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