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劳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第三届“五五购物节”即将举办。据介绍,本届“五五购物节”将构建“2+12+16+X”活动框架,即举办启动仪式、成果发布仪式等2个重要仪式、打响12个标杆活动IP、推出16个区“一区一主题”活动以及X场特色主题活动。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据市商务委主任顾军介绍,第三届“五五购物节”聚焦“引领时尚 定义潮流”,统筹“国际消费季”“全球首发季”“全城打折季”,涵盖7月至9月(7月预热、8月核心、9月延续)。坚持“政策+活动”,突出“数字赋能”,出台《激发创新动能 引领时尚潮流 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力求做到“五个新”:即激发消费有“新动能”,引领消费有“新赛道”,联动国内外有“新平台”,提振消费有“新政策”,传播推介有“新体系”。
“让各类市场主体将‘五五购物节’作为推出首发、首店、首展的新秀场和展示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的竞技场。让消费者将‘五五购物节’作为打卡新地标、认识新品牌、体验新业态的嘉年华。举办‘全球新品首发季’‘上海夜生活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五五购物节’的潮流牵引力和市场影响力。”顾军指出。
打响12个标杆活动IP
据悉,本届“五五购物节”将构建“2+12+16+X”活动框架,即举办启动仪式、成果发布仪式等2个重要仪式、打响12个标杆活动IP、推出16个区“一区一主题”活动以及X场特色主题活动。
“五五购物节”期间,12个标杆活动中,将举办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聚焦服装鞋帽、化妆品、珠宝首饰、钟表、汽车等品类,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展2022“全球新品首发季”?新品艺术展示。开展2022“全球新品首发季”?新品牌快闪秀。举办上海国际美妆节、上海潮生活节等主题活动。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开展品牌主题日活动等。
同时,将聚焦数字经济、邻里生活、绿色低碳等消费新热点,首次推出“上海邻里生活节”“上海绿色消费季”“钻石珠宝文化节”等,进一步引领和创造消费新需求。鼓励打造数字营销场景,促进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线上线下融合联动,形成“大消费”格局。同时,依托首届全国“国际消费季”,举办“进口嗨购节”,聚焦进口特色商品、跨境电商打折季等主题推出一批特色活动,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打造上海“买全球、卖全球”新高地。
举办上海咖啡文化周。以“啡尝上海、不负热爱”为主题,努力在咖啡领域树立上海品牌、突出上海源头、确立上海标准、推出上海指数、强化上海服务,重点打造咖啡文化集市、咖啡特色街区、咖啡主题电影等活动。
举办上海环球美食节。开展“魔都环球美食24小时”主题活动、环球美食之都巡展、RCEP成员国进口美食展、环球下午茶大赏等活动。动员两千余家餐厅推出促消费、兴市场举措。发布上海环球美食指数、预制菜产业消费趋势报告,推出年度环球美食指南及年度“名店、名菜、名点、名师”榜单等。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近年来,上海首发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成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丰富消费高质量供给的关键一招。去年,上海累计开设各类品牌首店1078家,其中全球首店或者亚洲首店14家,中国及内地首店167家。今年上半年,上海首发经济依然表现出强劲动力,累计引进各类首店366家,在数量和质量上仍领跑全国。
“未来,上海将继续深化发展首发经济,加快集聚国际国内品牌和时尚要素资源,培育专业人才和机构,加大制度和政策创新供给,进一步优化首发经济环境。”顾军表示。
“上海是国内最重要的汽车制造、出口和消费城市之一,整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零部件配套规模占全国的20%左右,出口量接近全国的40%。与此同时,汽车消费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消费金额占全市社零总额的10%以上,产业链强,带动效应也强。汽车稳则消费稳、经济稳。今年二季度以来,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市汽车消费受到较大影响。对此,市委、市政府迅速部署,促进汽车消费,研究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表示,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二是充分调动我市资源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三是鼓励各区加大对本地区对汽车消费的支持力度。
“我们指导各大汽车经销商第一时间落实燃油车购置税减半征收安排,部分经销商还加大促销优惠力度,对消费者购车给予补贴,进一步降低了购车成本。自6月起每月拍卖的非营业性客车额度都净增了近6000个,计划年内合计新增4万个额度,直接支持市民购车需求。对今年年底前报废或者转让旧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市级财政给予一次性1万元补贴,相关细则已于6月初发布,申报系统同步上线,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在‘上海发布’‘车信盟’平台发起申请。”裘文进表示,相关政策实施近2个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市汽车消费迅速恢复常态并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6月份当月实现销售额1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9%;7月上旬实现销售额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值达到1032亿元,同比增长57.2%,是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跟踪国家后续政策安排,尤其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安排,进一步完善我市相关配套政策,同时结合‘五五购物节’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大我市汽车消费政策宣贯力度,放大政策效应,全力提振消费信心。”裘文进表示。
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指出,本届“五五购物节”,各重点电商平台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数字赋能和创新驱动作用,联合线下企业推出大力度促销活动,并举办“数字生活节”,让消费者享受更优的商品和服务、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7月,我们连续举办‘上海制造佳品汇’‘上海信息消费节’,为五五购物节提前预热。”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表示,“上海信息消费节也是重要的品牌活动之一。今年的上海信息消费节是工信部全国信息消费城市行的首发站,于7月26日至8月25日期间举办。活动发布‘益沪企星计划’,重点围绕初创企业、小微企业数字化需求,联合保险、平台、云网等企业,推出网络安全保险、云网赋能、平台赋能、工赋软件101精选等普惠举措,惠企助企补贴金额近70亿元,预计将帮助超过10000家企业。同时,面向市民,三大运营商、商米、米哈游、达达集团、得物等将开展提速降费和包括智能终端、本地生活、云网服务、办公软件、在线教育文娱等产品服务的大促活动,发放价值超过100亿元的各类代金券。”
本届“五五购物节”期间,市文化旅游局将以“喜欢上海的理由”主题宣推为引领,依托“海派城市考古”等上海文旅大IP,以及“上海旅游节”大平台,进一步促进和拉动本市文旅消费市场。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透露,第33届上海旅游节将于9月17日-10月6日如期举行。
把好疫情防控“五关”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第三届“五五购物节”期间,将全面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重点落实“五方责任”,把好疫情防控“五关”。
“五关”包括,一是“进门入场关”,活动参与者配合做好测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启动仪式等集会类活动采取预约制,入场确保“人证合一”,且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二是“清洁消毒关”,加强活动场所通风换气,落实每日至少2次清洁消毒。三是“人员管理关”,工作人员每日开展核酸检测和自主健康监测,原则上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四是“场所限流关”,科学规划活动区域布局,合理设置通道和座位,控制好现场人员密度。五是“证照查验关”,对涉及进口冷链食品的活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鼓励张贴和公示进口冷链食品相关证明、检测报告和追溯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