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咖啡已经深入万千职工的日常生活,许多人依然对咖啡抱有许多疑问:什么是咖啡的风味,什么风味的咖啡是优质的咖啡?普通人如何才能制作出、品尝到风味更好的咖啡?除了更好的风味,关于咖啡,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笔者采访到上海市食品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振东先生,邀请他给出专业答复。
究竟什么是咖啡的风味?
“风味”,一个人们品鉴咖啡时常常提到、很多人却不解其意的词语。
提到对咖啡风味的感知,赵女士笑称自己从来喝不出便宜咖啡和贵咖啡的区别,这种对咖啡风味的不敏感,是“鼻炎患者的钝感力”;经常在工作中喝咖啡提神的于女士也常在喝完咖啡后感慨,自己尝不出来咖啡的味道,只能分辨出咖啡中的苦味和酸味。
那么,究竟什么是咖啡的风味?我们又应该如何感受咖啡的风味呢?对此,王振东先生介绍道,这种“风味”其实有两重含义:风是香气,味是味觉。
对于咖啡来说,绝大部分让人觉得愉悦的味道其实是来自于它的香气,而不是它的味道。想要比较好地保留咖啡香气,最重要的是选取新鲜的咖啡豆、新鲜研磨后制作,因为大部分芳香物质都是小分子、易挥发的,研磨后很快就会飘散,如果不能立刻萃取制作,建议加盖密封,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15分钟,否则会极大影响咖啡香气的留存。
咖啡的味觉体验则主要分为甜、酸、咸、鲜、苦五个味道,另外还有肥味等味道,但是相对比较少能体验到。一般来说,比较优质、受到欢迎的味道是甜味和酸味;咖啡中的咸味通常不突出,但也很重要,它会让咖啡更有层次感;鲜味在很多优质咖啡里也有所表现;优质咖啡应该尽可能减少苦味,咖啡中的苦味应该类似于黑巧克力的醇香,而不应该是难以下咽的药材味道。想要更敏锐地识别咖啡风味,还需日常生活中,多喝、多感受。
自制咖啡的讲究:研磨、用水
在小红书上搜索“失败咖啡”,能看到网友们分享了超过4万个制作咖啡的失败案例:研磨过粗,导致喝不出咖啡风味;研磨过细,苦到加燕麦奶都救不回来;单杯咖啡粉过多,以至于萃取时“咖啡液都从边上挤出来了”……
有一位曾在咖啡厅兼职多年的女孩小布在小红书的“笔记”中写道,虽然自己可以轻松在咖啡上制作出桃心拉花,但是真的制作咖啡时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很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点”。这可能也是许多制作咖啡屡试屡败的咖啡爱好者的心声。为此,笔者向王振东先生详细请教了制作手冲咖啡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研磨咖啡豆时,最好将其研磨至白砂糖大小,不要研磨得太粗或太细。太粗会削弱风味层次感,太细则会导致过度萃取,会将咖啡豆中的焦味、烟味等味道也一并萃取出来。
其次,在用水选择上,最好不要使用矿泉水,清冽、干净的纯净水可以为咖啡带来更好的口感。一般情况下,使用过滤器过滤后的自来水,也可以满足日常制作咖啡的需求。萃取时水温通常需要控制在90度到92度,但是注意不要使用反复煮沸过的水,避免水因反复煮沸而导致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含量上升。注水时对水流的控制也有讲究,一般需要均匀注水,以避免萃取不足或萃取过度。
最后,在注水量的把控上,有一个重要概念为“粉水比”,也即多少克咖啡对应多少克的水。一般来说,冲泡咖啡的粉水比需要控制在1:13到1:16,也即一克咖啡粉对应13克到16克的水。建议新手入门时从浓度稍高的咖啡做起,这样如果第一次制作时口味偏浓还可以通过继续加水进行稀释,比起口味偏淡时要方便补救。
需要注意的是,在王振东先生看来,技术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想要做出高品质咖啡,最重要的一点,依然是“新鲜”。正如前文所述,新鲜咖啡豆、新鲜研磨,能带给咖啡最好的风味,否则即便制作技术再高超,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另外,选取咖啡豆时也一定要遵从自己内心,而不是去追逐流行。喝咖啡是一种享受,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最佳赏味时机:15分钟内
咖啡做好之后,喝咖啡的时机,也会影响到我们对风味的感受。
在微博上,可以经常看到网友们对温咖啡的“吐槽”:“温咖啡的难喝程度好比涮锅水”“温咖啡是世界上最难喝的咖啡”……
为什么网友们会纷纷拒绝饮用温咖啡呢?因为在30摄氏度左右的温咖啡中,纸板味道、类似醋的发酵味道等瑕疵味道会被感知得更明显,咖啡口感会受到较大影响。
因为咖啡热时风味表现更加完整,所以热咖啡做好后,最好在50摄氏度左右时趁热喝。但要注意,不要饮用超过60摄氏度的咖啡,否则不仅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舌头在高温下也会比较麻木,影响对咖啡味道的感受。
如不喜欢饮用热咖啡,享用冰咖啡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做冰咖啡时,需注意将咖啡浓度做高一些,这样在冰块化水后才会有所中和。放置在冰箱内的咖啡要注意防止“串味”,避免冰箱中其余食物的味道掺进咖啡中,做出“韭菜味咖啡”、“葱蒜味咖啡”、“咖喱味咖啡”。
从专业角度看,15分钟内饮用完,可以让人们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咖啡的风味。但是事实上,这种由放置时间引起的咖啡风味的改变,大多数人都难以察觉。
所以,饮用咖啡最好还是跟着自己的饮用习惯来。如果你就是喜欢一杯咖啡放在桌上慢慢品尝,那么就跟着自己的节奏,尽情享受独属于你的闲适时光吧!
在风味的基础上,让咖啡更独特
掌握技巧、勤加练习,普通的咖啡爱好者也能足不出户享用风味较好的咖啡。那么专业的咖啡从业者将在何处发挥更大价值?
谈到咖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王振东先生提出,咖啡行业未来将进入创新的快车道,如何让更多不同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咖啡,可能是未来咖啡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他不同意“咖啡奶茶化”的说法,认为行业应该去探索如何更好将咖啡与中国元素相结合。他曾根据金华当地特色开发出“梅干菜奶盖咖啡”,也到成都做过“花椒美式”,两款新品销量都非常可观。王振东先生提出,咖啡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相结合,最后将形成独属于中国的咖啡文化:也许未来咖啡行业可以做到,让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在咖啡中喝到自己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