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丨政策研究专家: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价机制,减轻新设企业初期经营成本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3-03-05 15:51

摘要: 鉴于留抵退税政策广受好评,可以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

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得青山,也放水养鱼、涵养税源,年均新增涉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超过1100万户。——《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


“近些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断减低,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各项数据,尤其是减税降费数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22年及过去五年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的成效。去年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超2.4万亿,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缓税缓费7500多亿元;过去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降费2.8万亿。通过数据对比,田志伟欣慰地看到,我国税收收入与GDP之比从2018年的17.01%,下降到了2022年的13.77%,宏观税负已处于合理区间。


同时,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继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田志伟认为可以从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提高直接税比重、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范围等方面入手,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减税。


“鉴于留抵退税政策广受好评,可以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田志伟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允许所有行业实行统一的留抵退税政策,并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具体规定确定下来,增加税收制度的确定性,让企业可以更加放心地适用留抵退税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之中。


“除了统一留抵退税的行业限制条件之外,还应完善纳税信用等级的评价机制。”站在减轻小微企业税费压力,“放水养鱼、涵养税源”的角度,田志伟还建议,允许新设企业在不满一个评价年度时提前向税务机关申请进行纳税信用评级。从而在控制偷逃税风险的情况下,帮助资质良好的新设企业减轻成立初期的经营成本,通过扩大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企业,助力创新创业。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议事厅|奚君羊委员:6%左右的增...

议事厅|委员热议“临港新片区”,...

931.3亿元,上半年本市减税降...

首页

顶部